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薛建榮
“我家有7畝老果園,以前收成好的年份,畝均2萬元以上,這幾年,果樹老化嚴重,病蟲害防治困難,果品質量也逐年下降。去年,我把5畝老園子改造成了矮化密植設施果園,沒想到今年竟然零星開花了,還是要轉變觀念,接受現在的新技術。”涇川縣飛云鎮元朝村果農王郭紅說。
飛云鎮發展蘋果產業已有40余年,不僅當地群眾依靠種植蘋果增收致富,該鎮也成為隴東優質蘋果產業鏈建設的重點鄉鎮之一。
近幾年,隨著果樹老化、品種退化、市場競爭力弱化,加之勞動力短缺、低溫冰雹等自然災害影響,蘋果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如何破繭突圍?老果園改造升級是必經之路。
“去年,我們以飛長公路沿線園區為重點,堅持挖一畝補一畝的原則,通過支部引領、黨員示范、大戶帶動方式,示范新建矮化密植設施果園220畝,完成老果園插空補齊1150畝,加之各方面政策扶持,給果農吃了定心丸。”飛云鎮黨委副書記路科鋒說。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去年以來,飛云鎮深入實施“護園強果”行動,分片規劃、分園施策、分步推進,加快推動老果園改造、矮化密植園建設、果園插空補齊、標準化管理等重點工作,打響了果品產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戰”。
去年,該鎮第一塊200多畝的矮化密植設施園建成;今年,計劃新建兩個千畝矮化示范園,新建改造老果園達2880畝。
飛云鎮黨委書記呂永亮介紹說,在產業發展路上,飛云鎮注重加強鄉土人才培育,深化拓展黨建聯建教育培訓中心服務外延,充分利用多媒體培訓室、蘋果產業科普室、鄉村記憶館等平臺,創新“田間課堂”、果園建設大比武、蘋果致富經巡回宣講、賽園賽果等載體,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讓蘋果產業為鄉村振興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