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郭彥英
當下,正是種植馬鈴薯的“黃金期”,麥積區中灘鎮搶抓時令,組織農技人員負責技術指導,大力推行“薯光產業”春耕春播,為秋收增產種下新希望。
在中灘鎮陳大村,一臺臺馬鈴薯播種機穿梭在田間地頭。這種“鐵牛”集起壟、覆膜、播種、噴藥、施肥等功能于一體,一系列流水線種植作業后,一條條白絲帶在田間鋪展,構成一幅如畫的春播圖景。
這片開墾的田地,正是麥積區通泰佳旺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馬鈴薯種植基地。該合作社負責人吳亞平告訴記者,驚蟄時節一過,合作社就開始利用該基地老化的葡萄樹套種馬鈴薯,實現“林下經濟”最大化收益。
“我們流轉中灘鎮240畝,石佛鎮和200畝土地種植馬鈴薯,讓‘金豆豆’助農增收添‘薯’光。”吳亞平說,“為了提高種植效率,合作社購置了馬鈴薯一體化播種機,種植效率成倍提升,還保證了種植的品質。”
此次馬鈴薯種植是麥積區2023年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項目示范田之一,麥積區通泰佳旺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的是V7和希森6號等中早熟馬鈴薯品種。該項目是今年麥積區第一批財政銜接資金項目,項目計劃種植馬鈴薯的脫毒種薯繁育田5000畝,項目資金225萬元,主要是引進推廣一批馬鈴薯新品種,該品種馬鈴薯采收后,將作為一級種薯以商品薯銷售。
據了解,麥積區2023年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項目實施范圍為麥積區北路六鎮馬鈴薯主產區。補貼對象包括實施區域范圍內的馬鈴薯種植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多種種植主體,補貼方式為原種種薯實物補貼,每畝1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