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王典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字字句句,激蕩人心,猶如一股春風吹拂到我省基層社區、田間地頭,吹進長年奮戰在農業農村一線的黨員干部、農民群眾的心中。大家激情澎湃、振奮不已,紛紛表示將把黨的聲音轉化成干事創業的熱情與干勁,全力以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黨的二十大對農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為我們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作為一名鄉鎮基層干部,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和提升糧食安全生產能力,大力發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加快建設特色產業,以農業強促進農村美、帶動農民致富?!痹谡J真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后,古浪縣土門鎮副鎮長張子娉激動地說。
連日來,白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通過召開黨組會、理論學習等多種方式,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將圍繞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創特色、爭第一,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
白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天軍說道,“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以后,我們將始終樹牢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貼共同富裕這一主線,弘揚‘寧流千滴汗 不壞一粒糧’的精神,管好護優‘白銀糧倉’,推動糧食和儲備工作高質量發展,讓白銀人的飯碗更安全,讓人民的生活更有品質。”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筑牢糧食安全“耕”基。會寧縣始終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以黨的二十大為指導,緊緊按照“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大力推進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黨的二十大報告立意高遠、內涵豐富、催人奮進。會寧縣農業綜合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富軍說,過去十年,會寧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6萬畝,實現了從“靠天吃飯”到“旱澇保收”的目標,糧食產量大幅增加,農民收入也翻了好幾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旱作節水等現代農業技術,全面提高抗旱能力和農業效益,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目標,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夯實糧食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