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王倩
藍圖振奮人心,號角催人奮進。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深入民心,連日來,全省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零距離宣講接地氣,面對面溝通入人心,凝聚民意共謀振興,通過形式多樣的宣講方式,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
農家院落,小馬扎支起來,民勤縣重興鎮東風村的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跟著專職村書記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學習中,他們回想起東風村十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現在真是村美民富產業興旺,村民的生活越過越富裕。
香興智是東風村最早種植大棚西瓜的農戶,三座日光溫室年收入10萬元,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十年的大棚種植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獲得了可觀的效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更讓他堅定了發展特色產業的信心。
“十年來,作為一名大棚種植戶,我親歷了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歷程,現在溫室產業前景越來越好。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內容,讓我們發展特色產業吃上了定心丸,信心也越來越足。今后我要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不斷提高種植效益,用勤勞的雙手增收致富。”香興智高興地說。
近年來,蘭州市七里河區黃峪鎮尖山村立足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了從“脫貧”向“致富”的跨越式發展,將黃峪鎮打造成了以高效農業為支柱,以鄉村旅游為補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特色鄉鎮。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通過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我們將繼續結合尖山村實際,埋頭苦干,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生態旅游業,讓群眾的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有奔頭。”蘭州市七里河區黃峪鎮尖山村黨支部書記石培發說。
在武都區楓相鄉楓相院村的黨員活動室、亞灘村寬闊平整的廣場前,干部群眾圍坐在一起,鄉鎮干部用接地氣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著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內容,進一步堅定了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建設美麗鄉村的信心。
“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后,我感受頗深,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十年來我見證了我們村的發展和變化,現在村里不僅路通了、產業有了,還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讓我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武都區楓相鄉亞灘村黨支部書記談廷銀表示,“今后,我將帶頭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本職崗位,組織帶領群眾,利用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好茶葉、車厘子、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增加群眾收入,建設好美麗亞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