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王 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一線的治沙工作者,這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這十年來我和全國各地志愿者在民勤壓沙造林4萬多畝,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果。現在正是秋季壓沙造林的好時節,我將帶領志愿者和村民們精心組織施工,壓好每一個草方格,栽活每一棵梭梭。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參與民勤的生態環境治理,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美麗家園。” 民勤縣國棟生態沙產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俊河說。
2006年,馬俊河發起成立了“拯救民勤志愿者綠洲行動”,為民勤生態建設注入新的力量,吸引了更多志愿者和愛心團體投身公益造林事業中,為民勤戈壁荒漠披上綠裝。
2016年的時間里,馬俊河扎根沙漠,全年無休,和志愿者們同吃同住,一起在沙漠里開溝、鋪草、壓沙、栽梭梭,正是這種樸素的情懷支撐著他走上了十余載的漫漫治沙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馬俊河十幾年如一日,為了那一片綠色,以沙漠為伴,每天重復著壓沙造林的勞動,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在沙漠里建設了6個志愿者生態林,種植了梭梭等各類林木6萬余畝,讓昔日寸草不生、風沙肆虐的沙漠,長滿了梭梭、紅柳、白刺等植物,在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筑起一道生態安全綠色屏障。
黃沙淘綠金,治沙更致富。通過多年的探索,馬俊河把沙漠化治理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開展生態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帶動農民就業、增加收入。開網店、拍視頻、做直播……穿梭在梭梭林中的馬俊河,建成梭梭接種肉蓯蓉基地500畝,成立“梭梭農莊”網店,注冊“沙瓜先生”蜜瓜商標,與152戶群眾簽訂包銷協議,授權網店19家,累計銷售農產品5117.5萬元,帶動就業700多人,為農民增收1921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贏的目標。
“今后,我將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有關要求,繼續努力工作,邀請更多的志愿者到民勤來種梭梭、壓沙,把家鄉的生態環境建設得越來越好。”馬俊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