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種的文冠果茶。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馮文強
精裝的文冠果油。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馮文強
工人正在烘焙茶葉。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馮文強
甘肅隴原農林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文龍查看文冠果樹生長情況。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馮文強 攝
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何成軍 王典 程曉晶
花枝搖玉樹,文冠脈脈香。時下,靖遠縣東升鎮的萬畝文冠花海芳菲,一米多高的樹上開滿白里透紅的花朵,遠遠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香氣,村民們正在采摘文冠果茶,忙著奏響產業增收曲,為鄉村生態游增添了一抹亮麗風景。
近年來,靖遠縣堅持生態立縣戰略,大力發展文冠果規?;N植及深加工項目,為農民群眾聚財、為鄉村振興聚力,走出了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發展路子。
1 采茶果樹枝
栽了180畝文冠果樹,靖遠縣東升鎮東升村村民萬明強本以為自己是果農,卻沒想到,有朝一日還會變身茶農。
微風有信,茶香有約。小滿節氣前后,萬明強的文冠果樹已開枝散葉,成片的嫩芽青翠碧綠,花香彌漫山野,風光無限。
帶著家人,背上茶簍,萬明強一家人整天繞著果園轉。一葉一芯是采摘的要訣,采摘時手指在嫩芽之間來回穿梭,瞅準了輕輕一提,不一會兒,一捧嫩綠入簍了。
“文冠果樹渾身是寶,你不要小瞧它,這段時間摘葉子,一天能掙300多塊錢,秋天還可以采摘文冠果籽?!比f明強笑著說。
萬明強所在的薛寨社,全社22戶村民無一例外全部種著文冠果,規模達1300畝。嫩芽10元/斤、葉子5元/斤的收購價,吸引著村民們專注采茶,忙得不亦樂乎。
從5年前栽下第一棵文冠果樹后,萬明強就再也沒有外出打工。除了務弄自家的果園,他還建起了收購站,春夏之交收茶葉,入秋之后收果籽,在農戶和公司之間搭起了橋。
“橋”那頭的公司,是因文冠果而興起的甘肅隴原農林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東升鎮以“文冠果”為主打產品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已發展形成了文冠果產業園。
產業園的形成為文冠果的深加工創造了條件,引進的一條“文冠果”茶葉生產線,能日產茶葉500斤,完全滿足本地和周邊地區對文冠果茶深加工的需求,有效推動了文冠果產業的健康發展。
走進制茶車間,文冠果的嫩芽和葉子,在這里進行分類加工。晾青、殺青、揉捻、烘干……伴著機械的轟鳴聲,一批批茶葉新鮮出爐。
甘肅隴原農林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文龍介紹,公司已成功申請注冊了“隴原文冠茶”和“文冠臻寶食用油”兩個國家級商標。“文冠果茶具有疏通腸胃、養身健體、改善血液循環的效果??梢灾瞥杉t茶、綠茶、黑茶和茯茶四個類別,價錢有高、中、低檔,適合各種人群?!绷_文龍說。
2 遍栽搖錢樹
東升鎮,位于靖遠縣東北部,距縣城90公里。因干旱缺水,歷來以種植雜糧、小麥、玉米等普通農作物為主,廣種薄收,土地被大片撂荒。
為了保護耕地、保護生態環境,東升鎮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積極鼓勵引導農戶及企業發展文冠果產業。2000年在東升鎮保安村開始試種,2011年開始全鎮大面積推廣。截至目前,全鎮種植文冠果達8.4萬畝。
東升鎮副鎮長李振秋介紹,文冠果耐干旱、貧瘠,抗風沙,在石質山地、黃土丘陵、石灰性沖積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區均能成長,甚至在裸露的巖石縫隙中也能生長發育、開花結果。文冠果作為生態林、水土保持林、防風林,能發揮獨特作用。
“種植文冠果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山溝資源,利用林地蓄水保土的生態功能,減少水土流失,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崩钫袂镎f,東升鎮水資源缺乏,氣候干燥,適宜文冠果生長,是發展文冠果產業的優選地。
從繽紛爛漫的“文冠花?!钡酱T果累累的“文冠豐收”,文冠果的“東升實踐”風生水起,日漸成為人們目光聚焦的所在。
于是,靖遠縣把培育壯大文冠果產業作為構建現代絲路寒旱農業體系、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抓手,全力推動文冠果產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華麗蛻變,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多贏。
截至目前,全縣文冠果種植面積達到23.8萬畝,年產量達2455噸,產值達6100余萬元,成為國內文冠果人工種植面積最大的縣份。
廣栽文冠果,極大地提高了森林覆蓋率,有效減少了水土流失和地表徑流,干旱山區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19年9月,靖遠縣被中國特產協會授予“中國文冠果之鄉”稱號。
3 深耕產學研
除了茶業生產線,羅文龍還引進了一條“文冠果”物理冷榨、精煉全自動榨油生產線,日生產量10000斤以上,設備完全滿足本市和周邊地市文冠果的深加工。
在羅文龍看來,文冠果可謂“全身是寶”。文冠果油降膽固醇、軟化血管;文冠果茶降尿酸、降“三高”;文冠果種殼是制造活性炭的理想材料之一,又是生產治療前列腺炎藥物的主要原料。
正是瞅準了這一商機,羅文龍在2013年成立了甘肅隴原農林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先后流轉東升鎮上淌和保安兩村撂荒多年無人耕種的土地28000多畝,八年時間栽植了20000畝文冠果樹。
“到了盛果期,能畝產文冠果300公斤以上,收益3600元左右,隨著樹齡的增長,其產量也在穩步增長,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收入?!绷_文龍說。
借助文冠果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較高的諸多優勢,靖遠縣也嘗試著走出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發展路子。
為了讓文冠果“本土化、良種化”,靖遠縣積極與甘肅省農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不斷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反復進行研究試驗,解決文冠果品種選育、“千花一果”的難題。
同時,靖遠縣鼓勵包括甘肅隴原農林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內的5家龍頭企業,加大產品技術自主研發,共研發出食品、藥品、化妝品等3個系列9款產品;研究積累文冠果栽培技術、文冠果食用油加工工藝、文冠果茶、文冠果保健枕、果殼入藥等20余項技術,注冊文冠黃金、冠果花源、絲路文冠等商標品牌3個、有機產品3個,科研水平及成果處國內領先水平。
此外,靖遠縣還讓旅游的“搬運功能”賦能文冠果產業開發,打造田園康養服務吸引力,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到2035年,實現文冠果產業年產值達20億元以上,成為“甘肅省乃至全國文冠果產業化經營模式的創新者與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