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縣周邊村民在遠達農業蔬菜基地務工。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何香利 攝
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何香利
“我家里種了2個大棚,主要種植辣椒、黃瓜等蔬菜,一年種兩茬,每個大棚年收入3萬元,2個棚就是6萬元。”直接受益于高原夏菜種植的前韓村村民王武平欣喜地說。
前韓村位于臨夏縣先鋒鄉南部,全村12個社,543戶2185人,人均耕地1.03畝,人均純收入10238元。2021年,先鋒鄉被列為省級鄉村建設示范鄉,前韓村被列為鄉村振興東西協作示范村。
近年來,臨夏縣緊緊圍繞提高農業集約化、現代化水平,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產業為先,通過園區帶動、政策扶持等方式,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助推現代農業提質增效,高原夏菜已成為臨夏縣推進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臨夏縣通過引進農業龍頭企業,積極為群眾尋求致富路子,解決當地村民就近就業,并鼓勵引導產業致富帶頭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在這里打工比以前種地輕松多了,而且收入有保障,一天100塊錢,一個月至少能掙2500元。”初夏時節,在臨夏縣先鋒鄉前韓村遠達農業蔬菜育苗基地的大棚里,50歲的武學蘭一邊摘黃瓜一邊說。
武學蘭是先鋒鄉盧馬村人,自2018年將家里的2畝土地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給遠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后,便開始在該公司的大棚里打工,每年收入近3萬元。“從家里到大棚離得很近,騎車10分鐘就到,掙錢顧家兩不誤。”她說。
臨夏縣遠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該縣高原夏菜產業龍頭企業,公司在先鋒、橋寺、刁祁等鄉鎮流轉土地5000余畝,并在先鋒鄉流轉高效日光溫室大棚217座。
“我們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及務工的方式,帶動1000多戶群眾和300多名工人增加家庭收入。光育苗基地可常年吸納務工人員30多人,工人月收入可達2500-3000元,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臨夏縣遠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蔣林寶介紹。未來公司將一手抓種苗培育,一手抓產業增收,實現就地育苗,縮短運輸距離與時間,提高種苗適應性和成活率,促進全縣農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近幾年,遠達農業蔬菜育苗基地每年可向臨夏縣蔬菜種植主體和農戶提供優質菜苗2000萬株以上,為該縣蔬菜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育苗基地不僅有效解決了分散育苗周期過長、質量不高、出苗不齊等問題,還減輕了蔬菜種植主體在生產中的所面臨的技術壓力,降低了育苗風險,育苗質量和生產效益得到顯著提高。”臨夏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郭占忠說。
目前,前韓村依托國家農業產業園區,以“黨建+園區+合作社+農戶”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高原夏菜種植產業,集中流轉土地1680畝,種植高原夏菜381畝,建設高效日光溫室288座,年產值達1300多萬元,村民收入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