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去過甘肅嗎?你一定會說:“去過呀,不但去過,還去過好多地方呢!”并如數家珍地說:“去過敦煌的莫高窟鳴沙山,以及月牙泉,如果天水的麥積山,也去過隴南的康壩鎮,看到過甘南藏族自治州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迭部縣的原始大森林。聽到過劉家峽水庫波濤洶涌的咆哮聲和炳靈寺深沉悠長的鐘聲。”
但是,你一定沒去過臨夏州和政縣的前進村,這個地方雖然地處偏僻,不為大多數人知曉,在地圖上找不到這兒的位置,在史書上也找不到它的歷史記載,但就是這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在黨的好政策的指引下,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把一個貧窮落后的村子改變成了一個如詩、如畫、如夢境般的另一個世外桃源。如果你有興致,請隨我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從縣城出發,汽車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時快時慢地行駛。時而進入整潔的村莊,時而進入開滿油菜花的田野,時而山重水復疑無路,時而柳暗花明又一村。時而腳下流水潺潺,時而滿目青山,層林盡染,真是車車路上行,人在畫中游,到處都是山美、水美、景更美。我們在這樣的美景中行至二十多分鐘時間后,便進入一片開闊地帶,很快就來到了讓我魂牽夢繞一生一世不能忘卻的故鄉前進村。
臨近村口,便看見一座雄偉、壯麗的山門矗立在村口,近前一看,是用鋼筋水泥制作而成,高約四米,寬約八米,呈拱形狀的一個山門,一副醒目的紅色對聯懸掛在山門兩側,上聯是“綠水青山盡顯人間美景”,下聯是“脫貧致富喜迎八方來賓”,橫幅是“前進人民歡迎您”。
進入村莊,便來到村中央,一眼便見到了兒時常玩的那條小河,依然是那么的清澈、長流不息,流向每一個在異鄉游子的記憶中。小河上面是一座鋼筋水泥大橋連接著一條寬闊筆直的公路,從東向西,并把村子一分為二從村子中間穿過,伸向遠方。道路兩旁是兩排整齊的太陽能路燈,在暖陽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小河前面是漂亮的前進村中心小學以及村辦大樓。而小河后面不遠處是一棵百年古樹,樹身高大而粗壯,雖經百年的滄桑歲月,卻依然枝繁葉茂,巍然屹立,不但見證著這個古老村莊的發展,變遷,也庇佑著這里的村民富裕安康,人丁興旺,生生不息。
環顧四周,屋舍錯落有致,村道兩側修剪整齊,路面干凈整潔。舉目遠望,群山環抱,草木茂盛。昔日,光禿禿的山丘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茂密的灌木林、松林以及大量的野生李子樹,沙棘樹等。每當春天來臨之際,一片片潔白的李子花遍布在山坡上,樹叢中,山溝里,到處是潔白一片花的世界。來到這里,聆聽著鳥兒清脆的鳴叫聲,呼吸著帶有花的清香的新鮮空氣,仿佛一切人世間的憂愁和煩惱便會煙消云散。
不久后,出了村西口,我們便來到前進村的致富產業園。這個產業園緊靠路邊,介于馬場嘴腳下,一年四季光照時間長。這里邊有24座最新設備,高效節能,并自動卷簾的日光溫室大棚。從東往西,分為六排,每排四座,種植同一種蔬菜品種。每座大棚有一小房,用于存放農具和休息之用。每排之間修有四米寬的水泥路,用于勞動和人們采摘時停放車輛,整齊的大棚前醒目地立有許多小牌,連起來就是“前進村高原原生態蔬菜種植采摘產業園”。
這個產業園是村里為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而修造的,總投資200萬。使這里的村民既能獲得豐厚的土地租金,還能在這里打工勞動,每月能有兩千多元的收入,同時能照顧家里,真是一舉兩得。
經過幾年的發展實踐證明,這個蔬菜產業園不但為全村的老百姓增加了收入,而且使前進村這個響亮的名字在全縣乃至全省提高了知名度。
每到寒冬臘月,這里車來車往熱鬧非凡。人們紛紛來到這里,采摘各種新鮮蔬菜。翠綠的黃瓜青椒以及小菜,紅紅的柿子和草莓,紫色的茄子都是人們非常愛吃的,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當人們采摘到這里的新鮮蔬菜之后,往往已是黃昏,便覺饑腸轆轆,何不在當地的農家樂嘗嘗可口飯菜再行上路?于是,便來到村中心一家名叫“賓至如歸”的農家樂。
農家樂的老板是一個不滿三十歲的小伙子,早年跟隨父母外出打工,并學了一手炒菜的好手藝。這幾年看到自己的家鄉變化很大,并且風景秀麗,就下定決心回家創業。回家后把自己家原來的四合小院進行徹底的改造和裝修,廚房明鍋亮灶,餐廳餐桌擺放干凈整齊。
店雖小,但飯菜品種繁多,物美價廉,非常實惠。菜品有麻辣土豆片、涼拌土豆絲、醋熘白菜、魚香肉絲、手抓羊肉、紅燒排骨以及農家散養的大盤雞等;面食有:炒面片,炒面條,臊子面,漿水面,炒搓魚,炒拉條等。不管是一盤菜,還是一碗面都會使客人吃著安心,吃著舒心。
當你酒足飯飽,起身出門離去的一刻突然眼前又是一亮,在霓虹閃爍的干凈櫥窗內玲瓏可愛的炸鍋,金黃的油餅麻花和酥餅,紅黃相間的燙花以及各種烤制的爐盔和鍋盔陳列其中。不一會兒,這些形態各異的食品全部銷售一空。看著這些提著大包小包的客人滿意而去的背影,村民們個個露出幸福的笑容。
朋友們,來吧!來這里看看這美麗富饒的小山村。獨一無二的自然風光、錯落有致的鄉村小院,還有修剪整齊的鄉村小道、獨具特色的鄉村美食,這里的一切一定會使你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李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