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王菊虹)近年來,民勤縣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持續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上下功夫,推動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園區化發展,努力實現“一畝園十畝田”效益。
近日,筆者走進民勤縣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供港蔬菜基地,一眼望去,滿目翠綠,再過幾天,經過初步檢驗、預冷換箱后,這些新鮮蔬菜就上了市民的餐桌。
“我們今年種植的大田蔬菜總共是10000畝,品種有學斗、上海青、西藍花、西芹、娃娃菜等十多個品種,5月中旬前后就能出菜。”園區負責人許爾財說。
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根據地域特色,搶抓季節時令,采用“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經營模式,種植蔬菜10000畝。為了方便蔬菜存儲,園區配套建成2萬噸恒溫保鮮庫、4000平方米交易大棚和日產量10噸的制碎冰車間。蔬菜成熟采摘后,就地實現分揀篩選、分級包裝,送入恒溫保鮮庫預冷6到8小時,經冷鏈物流運輸到廣州、深圳、香港等地。
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種植過程中,育苗、移栽、管護、采收、運輸、銷售都需要大量工人,充分調動了當地的閑置勞動力。
許爾財介紹,現在園區供港蔬菜基地每天的用工量400多人,每人每天可以掙到130元。從3月份開始到12月結束,9個月的時間,每人平均可以掙到40000多元。
為了使蔬菜實現產銷兩旺,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短、平、快”特色蔬菜種植產業,憑借循環間作的種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產業發展過程中,園區積極延鏈補鏈強鏈,改善儲藏、保鮮、分級包裝等設施,實現產銷一條龍產業模式,使全縣的“菜籃子”越來越滿,種植戶的“錢袋子”越來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