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王菊虹 盧武林
初夏時節,走進民勤縣收成鎮興盛村的溫室大棚,一個個渾圓飽滿的蜜瓜掩映在藤葉間,長勢喜人,種植戶張有明正忙著為顧客摘瓜、過秤、裝箱。
今年55歲的張有明,2012年開始種植溫室大棚,通過不斷探索種植模式,棚均收入由原來的3萬元增長到5萬元。
“瓜苗是2月4日移栽的,5月4日正式上市了,每斤3.5元,預計5月20日左右就賣完了,這棚瓜最少能采摘1萬斤。” 張有明笑盈盈地說。
近年來,興盛村利用“市場時差”效應,堅持“早”字當先,將以往大田里種植的蜜瓜采用“吊”種的方式,種進溫室大棚里,搶占市場先機,讓村民賺得盆缽滿盈。
“興盛村日光溫室蜜瓜共有165座,金紅寶、西州蜜已全部售完,159棚銀帝開始陸續上市。”收成鎮興盛村黨支部書記張鋒介紹說。
作為馳名全國的蜜瓜之鄉,收成鎮按照“一鎮一業、一片一區”發展思路,積極改良品種,引進先進技術,完善產業鏈條,大力推行溫室、露地、小拱棚等多種蜜瓜種植模式,實行錯期種植、錯峰銷售,有效延長產品供應周期,基本形成“全年生產、四季有瓜”的生產格局,真正圓了群眾增收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