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楊海翔 曾亞運) 近年來,山丹縣擴大馬鈴薯種植規模,從篩選試驗優良品種到種植微型薯(即原原種),再到商品馬鈴薯生產,形成了一整套產業鏈,產銷都有保障,群眾也吃了“定心丸”。
在位奇鎮柳蔭村,山丹縣種子產業發展中心的農業技術人員,正在將選好的薯種種在壟上。和以往機械化大規模種植不同,這次他們的方法有點“土”,全部靠人工播種,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他們種的馬鈴薯不是普通的商品馬鈴薯,而是為了篩選出適宜在全省不同區域推廣種植而引進篩選的試驗品種,這塊試驗田就是為培育出優秀的馬鈴薯品種提供真實的數據參考和科學依據,這對提高馬鈴薯市場競爭力,更好地滿足加工企業需求,以及今后大規模種植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大馬營鎮樓莊村,筆者又看到了熟悉的大型機械播種的場面,樓莊村二社社長王德懷種植馬鈴薯已有35年,說他是“薯王”一點都不為過。不過他跟別的農戶種的馬鈴薯有些不同,今年他跟企業合作種了500多畝地的微型薯(即原原種),從播種到產出全程都有農技人員、企業技術工進行專業的指導,薯種長成后,企業會來定向收購,銷路不用擔心。
今年以來,山丹縣把馬鈴薯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精心培育,以抓好國家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示范縣建設為目標,持續加大科研投入,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項目支持,加強與甘肅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設黃河流域專用馬鈴薯良繁基地,建設馬鈴薯科技試驗站和示范基地。馬鈴薯生產也實現了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高轉變,群眾收入持續快速增加,進一步夯實了鄉村振興產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