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何香利
“守著好風景,過著窮日子”,是昔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行政村的真實寫照。
如今的黑力寧巴行政村,成為甘南州生態文明小康村、“環境革命”升級版樣板村、全域旅游“一十百千萬”工程旅游標桿村。
4月17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喜迎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大型全媒體集中采訪團走進九色甘南,看到甘南州聚焦脫貧攻堅、生態保護、鄉村旅游等發展項目,走出了一條具有地域特色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2021年,甘南州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00億元,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古色古香的房子錯落有致,旅游設施健全完善、花田花海形成產業、家家戶戶成為民宿……走進黑力寧巴行政村,眼前的景象,讓游客根本想不到,3年前,這里還是一處“臟、亂、差、破”的牧區村落。
2015年以來,甘南州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先后推進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創建、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文化旅游“一十百千萬”工程,保護一方青山綠水,打造美好人居環境。黑力寧巴行政村加入了“環境革命”的隊伍。
經過三年的打造,該村變成了集鄉村集市、藏民俗風情體驗、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生態文明小康村。目前,農牧民年戶均旅游分紅達5000元,戶均旅游收入2萬元左右,帶動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9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正是甘南農牧民踐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現實路徑。
無獨有偶,迭部縣益哇鎮扎尕那村行政村代巴自然村也借著文化旅游“一十百千萬”工程項目,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一步一景,一村一韻,穿行在扎尕那,各顯特色的美麗小村落,千姿百態,引人入勝。
“進屋體驗藏鄉生活,出門滿目皆是風景,一年營業5個月,10間民宿收入10萬元以上。”代巴自然村牧民班代次力自豪地說。
2016年前,代巴自然村是一個以放牧為主的傳統古村落,群眾觀念落后、發展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
近年來,扎尕那依托天然屏障,在保護生態環境、原汁原味村落的同時,將鄉村振興和文旅結合起來,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挖掘和開發文化旅游資源。代巴村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開始從傳統畜牧業逐漸轉型到旅游業,農牧民群眾就地就近實現了旅游增收。
21歲的班代次力是代巴村最早吃上“旅游飯”的受益者之一,以自家宅基地修建“民宿”,開辦起了藏式農家樂,還經常去合作、蘭州等地參加餐飲培訓,提升民宿服務。
“通過互聯網、自媒體平臺的宣傳,現在越來越多的‘背包客’來這里旅游,今年我又新建了10間民宿套房,五一營業,預計年收入30萬元。”正在制作短視頻的班代次力說。
昔日門可羅雀的古村落變成了游人如織的景區,民房變民宿,風景變“錢景”。目前,代巴村共有40戶,已有37家開辦精品民宿和農家樂, 604張床位。
黑力寧巴、扎尕那代巴村只是甘南州生態保護、鄉村旅游發展的縮影。
今年,甘南州又提出以“全域無垃圾、無化肥、無塑料、無污染、無公害”為內容的“五無甘南”創建行動,邁出了“搶占生態文明制高點、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的堅實步伐,讓全州生態變“產業”,風景變“錢景”,提升經濟社會發展。
春節過后,甘南各地又是一番新景象,“五無甘南”創建行動成了群眾最關注的“新鮮事”。
當前,扎尕那村正在踐行“五無甘南”創建行動,整合資金,開始農牧村危房改造、村道硬化、良種牲畜引進、暖棚建設、鄉村旅游發展等多個項目。
打造“五無”新甘南、實現綠色崛起。未來五年,甘南州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現代化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打造“五無甘南”,著力創建“十有家園”,產業發展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加快建設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