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財山在查看藏羊長勢情況。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東拉先才讓 攝
甘肅農民網訊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阿卓瑪才讓 東拉先才讓
多年前,當村里其他人還在養殖高山細毛羊時,天祝縣旦馬鄉大水村村民安財山就敏銳地察覺到養殖藏羊的廣闊前景,于是他大膽引進甘南純種藏羊,發展藏羊養殖,成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今年47歲的安財山出生在旦馬鄉大水村五組,年幼時因為家庭困難,初中畢業后便在家幫父母干活。
過去,安財山家也像村里其他人一樣靠養殖綿羊維持生計。后來,他發現由于旦馬鄉夏季氣溫高,可綿羊又不喜熱,導致羊群在夏季錯過了最佳上膘期,加之需要大量的草料進行養殖,每年養細毛羊的收入和支出幾乎持平,辛苦一年,最后的收入卻并不可觀。
眼看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兩個孩子先后去外地上學,家里的開支也開始變大,安財山決定走出去看看別人是如何通過養殖脫貧致富的。
2010年,安財山到青海省門源縣去考察,發現當地養殖的藏羊不僅耐熱,而且生命力強、成活率高,所需草料遠遠少于綿羊養殖。他當即出售了家里的綿羊,又貸了一筆貸款,在青海省買回一批藏羊,在村里率先發展起了藏羊養殖。
“以前我們這里養的都是細毛羊。這地方天氣熱,養細毛羊比較苦,喂得多,但養不肥。藏羊在我們這里養殖起來輕松。藏羊的羔子價格也比細毛羊高,現在我已經養殖了400多只母羊,每年能產300多只羊羔,收入相當好。”天祝縣旦馬鄉大水村村民安財山說。
這兩年,隨著藏羊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好,安財山家的藏羊養殖數量越來越多,收入也越來越好。短短幾年間,他不僅還清了貸款,還買了車、蓋了新房。村里的群眾也紛紛轉變觀念,開始跟著安財山養殖藏羊。
現在,每天都有農戶來向安財山“取經”,跟他學習藏羊養殖技術,他都一一耐心指導。看到有些村民買不到純種藏羊,他還主動將自家的純種藏羊低價出售給他們。在安財山的示范帶動下,村里養殖藏羊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的收入也較之前翻了幾番。現在大水村的群眾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了小汽車,還有一部人在城里買了房,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現在村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在養殖藏羊,收入挺好,家家戶戶買了小車,蓋了新房。”天祝縣旦馬鄉大水村婦聯主席徐建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