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姜財基 文/圖
金秋時節,古浪縣南部山區的馬鈴薯進入了收獲季,種植戶們紛紛搶抓農時,把握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采收、銷售馬鈴薯,田間地頭一派好“豐”景。
分揀馬鈴薯
在黑松驛鎮小坡村的田間地頭,馬鈴薯收割機在田壟間穿梭。伴隨著陣陣機械聲,一顆顆大小均勻、外皮鮮亮的馬鈴薯從土里“躍”出。一旁的務工村民們分工協作,分揀、裝袋、搬上運輸車,汗水浸濕了衣衫,臉上卻滿是豐收的笑意。
“我在小坡村流轉了160多畝土地,全部種植馬鈴薯。今年雨水好,長勢良好,每畝地的產量達3噸左右,價格也可以。”種植戶常建英說。
剛出土的馬鈴薯
古浪縣南部山區的自然稟賦,為馬鈴薯生長提供了“沃土根基”。這里日照充足、土壤潔凈的氣候條件,讓馬鈴薯積累了充足養分,不僅口感沙糯綿密,品質更是上乘,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就算是篩選后品相稍差的馬鈴薯,也能打包發往周邊的淀粉廠,既不浪費,也不愁銷路。”常建英補充道,話語里滿是底氣。
今年以來,黑松驛鎮立足當地實際,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攻點”,通過培育壯大馬鈴薯等特色產業,持續增強產業帶富能力,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路徑。同時,黑松驛鎮從優化馬鈴薯種植品種、推廣科學種植技術入手,引導農戶規范化管理,既降低了種植成本,又大幅提升了馬鈴薯的產量與品質。如今,當地農戶能穩穩拿到“三份收入”:土地流轉金、馬鈴薯售賣款、就近務工薪,馬鈴薯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薯”。
打包好的馬鈴薯
“小坡村積極調整種植結構,落實產業獎補政策,發展特色產業,引導群眾種植以馬鈴薯、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5032畝,目前已全面喜獲豐收。下一步,我們將加大農業技術服務,延伸產業鏈,進一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黑松驛鎮小坡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智說。
古浪縣持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馬鈴薯產業已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產業,逐步形成了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與資源稟賦相匹配、特色更加鮮明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