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蘭州的中山橋,原本是紅色的,為何會變成今天銀灰色的模樣?”
?。乖拢玻溉障挛纾m州一中圖書館報告廳內座無虛席。一堂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委教育工委聯合主辦的大型思政公開課《永遠不會忘記》開講,將現場師生帶入抗戰歲月。
課程圍繞“銘記歷史、開創未來”主題,以一個個翔實可感的具體案例、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歷史數據,生動講述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程和甘肅作為“兩點一存”革命圣地和抗戰大后方的重要貢獻。
課堂借助影像資料與情景演繹,打造了一場歷史與現實交融的沉浸式體驗:為了躲避敵機轟炸,土紅色的中山橋被涂改為銀灰色,為抗戰物資的運輸提供了保障;八路軍恪守《樹葉訓令》,不與百姓爭食;41.8萬余名隴原兒女奔赴前線的數據也在屏幕上出現。
“我們紀念,是要為英烈獻上最崇高的禮贊;是要銘記民族危亡時刻,每個生命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具象回答;是要用過往告訴未來,用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跨越一切艱難險阻,續寫英雄們未盡的征途。”講臺上,老師深情而激昂的講述,叩擊著每一位同學的心扉。
課程的精巧構思同樣體現在敘事主線的串聯上。從車牌號為“1945”的空閱兵車,到胸前掛滿勛章的百歲老兵顫抖著敬禮,再到“東風-5C”洲際戰略核導彈所象征的強國底氣……這些跨越時空的片段,被“永遠不會忘記”的主題自然串聯,成為講述抗戰歷史的索引。
“現場沒有人交頭接耳,每個人都沉浸在歷史中。”蘭州一中高一四班學生蔡雨菲在課后感慨,“豐富的圖片、視頻和情景演繹,讓歷史成為可感可觸的記憶?!?/p>
感動,更催生了思考與擔當。蘭州一中高一三班學生董得說:“課堂上展現的國之重器令人熱血沸騰!作為青年學子,吾輩要銘記歷史,珍惜和平,更要踔厲奮發、勇擔時代重任。”
這堂思政課,架起了一座從認知到認同、從情感到行動的橋梁。蘭州一中高一年級部主任、物理教師張其君表示:“今天的思政課讓青少年在沉浸式體驗中銘記歷史,強化責任擔當。我們將持續把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用身邊的故事與英雄的精神引領學生成長?!?/p>
據了解,近期,這堂思政課還將通過電視和網絡平臺,以“大屏+小屏”聯動的方式,與甘肅?。保磦€市州、蘭州新區及49所高校的500余萬名學生見面,讓歷史的記憶跨越時空,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