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兌換活動現場。
9月26日早上,金川區昌福里社區開展了“廚余巧分類,積分兌實惠”主題垃圾分類宣傳暨積分兌換活動。活動創新將環保行為與實物激勵相結合,以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民心。
積分兌換“變現”環保
實惠點亮參與熱情
本次活動的核心亮點,在于構建了一套讓環保行為“增值”的積分兌換機制。社區居民只需將家中廚余垃圾(如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進行精準分類,投放到指定回收點,經網格員現場檢查確認分類合格后,即可獲得對應環保積分。這些積分如同“綠色儲蓄”,累積至一定數量,便可在定期開展的兌換活動現場,兌換各類生活實用品。
在活動兌換區,琳瑯滿目的獎品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洗潔精、抽紙、洗手液、圍裙、拖布、洗衣盆等生活物品,均是日常高頻消耗品。“以前總覺得垃圾分類麻煩,現在分對了還能換東西,既為環保出了力,又得了實惠,咱們參與的勁頭更足了!”剛用150積分兌換洗滌劑和拖把的王阿姨笑著說。
轉盤問答趣味互動
知識轉化行動自覺
除“看得見、摸得著”的積分兌換外,活動增設“轉盤有獎問答”互動環節,瞬間點燃現場氣氛。居民隨機抽取垃圾分類問題(如“蛋殼是否屬于廚余垃圾”“廢舊電池該投哪類垃圾桶”),答對即可轉動“幸運大轉盤”,轉盤獎品含額外積分與定制環保小禮品,確保100%中獎。這一環節讓居民在輕松互動中鞏固分類知識,更推動觀念轉變——從“社區要求分類”的被動接受,變為“我要主動分類”的自覺行動,讓居民真正成為垃圾分類的積極參與者與直接受益者。
此次廚余垃圾積分兌換活動,不僅有效提升了社區廚余垃圾的分類準確率與規范投放率,更在轄區內營造出“人人知曉分類、人人主動分類”的濃厚環保氛圍。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徐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