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遏制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陋習,切實減輕群眾婚嫁負擔,華池縣懷安鄉創新機制、多點發力,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
強化部署,讓干部群眾凝心聚力
在周例會、鄉村干部大會、主題黨日傳達學習《華池縣實施“十項行動”推進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問題綜合治理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通過村民會議層層傳達要求,統一干部群眾思想認識,明確“婚事不大操大辦、彩禮不突破村規民約標準”等要求,鄉村干部、農村黨員帶頭簽訂《懷安鄉抵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承諾書》,率先垂范,形成“頭雁”領航、全民參與的生動局面,為整治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修規立制,讓移風易俗有章可循
指導各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明確婚喪事宜操辦規范并制牌上墻公示在村部顯眼位置;建立適齡青年婚嫁臺賬,依托雙扶驛站制定“1532”激勵約束機制,倡導不要彩禮、不要嫁妝和自創家業的新型婚戀觀:婚喪簡辦的得40分,彩禮10萬元以下得60分、5萬元以下得100分、零彩禮得200分,積分可在“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對違反規定,大操大辦酒席或索要高額彩禮等行為上“黑榜”公示,接受批評教育,以“小積分”撬動“大文明”,激發村民從“要我改”到“我要改”的內生動力。
宣傳引導,讓文明觀念深入人心
線上,在微信公眾號、視頻媒體號、村民微信群等平臺推送《摒棄陳規陋習,共建文明懷安—懷安鄉移風易俗倡議書》和挖掘選樹出來的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新風的先進典型事例,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群眾,形成“崇尚文明、反對陋習”的良好風尚。線下,為8個村統一制作牌匾,逢村民操辦紅白喜事時,由村委會協調紅白理事會提前到場,將牌匾擺放于宴席現場顯著位置并現場告知規定,以作警示引導。牌匾上明確規定:紅白喜事須登記備案;宴席舉辦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天、每桌預算不超過500元,香煙單價不超過10元,酒水單價不超過80元,禮金原則上不超過100元;2025年彩禮原則上不超過12萬元,2026年不超過10萬元,零花錢不超過1萬元;取消“離娘錢”“壓箱錢”“改口費”等款項。另外,通過張貼標語、發放手冊、懸掛橫幅、舉辦文藝演出等形式,廣泛宣傳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和內容。行動開展以來,組織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次),覆蓋群眾1000余人次。
審批報備,讓婚俗新規落地見效
科級干部辦理紅事,需提前向縣紀委報備彩禮金額、宴席桌數等細節;村干部則向鄉紀委如實報備;農村黨員、群眾向村黨組織報備。全程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監督。對違反有關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的,依規給予組織處理或者黨紀處分。今年以來,黨員干部簽訂承諾書200余份,帶頭簡辦婚喪酒席10余起,有效帶動了全鄉文明新風尚的形成。
下一步,懷安鄉將持續開展“新思想、革陋習、樹新風”系列活動,推進高額彩禮、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問題綜合治理工作走深走實。
(來源:懷安鄉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