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甘肅農民網!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曹勇 王甜 王典 文/圖
金秋的高臺大地,處處涌動著豐收的浪潮。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玉米、誘人的蜜瓜、歡叫的牛羊……在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之日,高臺縣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9月23日一大早,南華工業(yè)園區(qū)西部辣椒產業(yè)園熱鬧非凡,高臺縣第八屆農民豐收節(jié)暨“豐登高臺”系列活動隆重舉行。活動現(xiàn)場,人頭攢動,來自高臺縣各鄉(xiāng)鎮(zhèn)精挑細選的瓜果蔬菜等優(yōu)質農特產品一一“亮相”,不時吸引群眾看一看、嘗一嘗,沉浸式體驗。
上午9時許,活動在精彩的舞龍舞獅表演中拉開帷幕。放眼望去,南華大地上,辣椒產業(yè)蓬勃發(fā)展,蜜瓜、糖丸瓜、陽光玫瑰、生姜等特色產業(y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家家場院晾喜悅,人人臉上溢幸福。
“這些沉甸甸的收獲,凝聚的是父老鄉(xiāng)親的汗水和智慧,離不開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蜜瓜從70畝擴大到現(xiàn)在的1100畝,今年預計產瓜2800噸,收入1200萬元,為五個村增加集體收入約30萬元,吸納1000多人就近務工,帶動增收400多萬元,實現(xiàn)了合作社、村集體、群眾的三贏”農民的節(jié)日,基層代表最有發(fā)言權,當日的開幕式上,南華鎮(zhèn)明水村黨支部書記牛世祥、高臺果途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趙海、農民代表程海霞、寶銀集團負責人張寶銀一一上臺,分享豐收的喜悅,接地氣地發(fā)言,不時博得現(xiàn)場群眾的陣陣掌聲。隨后,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依次登場,辛勤耕耘了一年的農民群眾歡聚一堂,觀看演出、共話豐收,笑意寫在每個人的臉上。“辣椒投擲”“拔河比賽”“搓玉米粒比賽”“雙人背瓜跑”等富有農耕特色的農民趣味運動會更是激起了農民群眾的熱情,加油聲、吶喊聲此起彼伏,仿若進入了歡樂的海洋。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豐收節(jié),來自中央、省市新聞媒體記者及網絡達人齊聚高臺,參加“豐登高臺”農文旅融合媒體行暨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共同見證和分享高臺農民豐收的喜悅。
“豐收節(jié)”活動結束后,媒體記者和網絡達人又分赴高臺縣特色村、農文旅融合示范點等現(xiàn)場采訪,用腳步和筆觸現(xiàn)場“觸摸”豐收的高臺。
6萬畝辣椒“鏈”出4.5億元的產值、1.2萬畝蜜瓜“甜”出1.6億元產值,2.5萬頭奶牛“帶”動上下游產值3億元,50萬只肉羊“咩”出年交易額5000萬元……在高臺,豐收的不只是產業(yè),更是風景,黑河濕地231種候鳥翔集,宣化鎮(zhèn)“弱水蒹葭”成為網紅打卡地,上莊村徽派民居盡顯村民的愜意,東聯(lián)村的“共享鏈條”更讓村民“富”到根上。
誠如一名媒體記者所言:各級媒體匯聚高臺,共同見證高臺的豐收和喜悅,對于媒體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場“豐收”呢?高臺獨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顯著成就,對于新聞人來說,都是值得深入挖掘的新聞“富礦”,也是大家自覺踐行新聞宣傳“四力”的具體實踐。
“我們將用自己的方式,大力宣傳大美高臺。”網絡達人李娜娜最后表示,高臺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自然風光及農產品資源等都讓她眼前一亮,也期待有更多的人來高臺,見證高臺縣日新月異的變化。
沃野流金處,“豐”景滿高臺。站在豐收的高臺眺望,農業(yè)高質高效、鄉(xiāng)村宜居宜業(yè)、農民富裕富足,鄉(xiāng)村振興動力強勁,豐收的喜悅,在高臺每一寸土地上久久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