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趙歡歡 文/圖
村規民約是培育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明鄉風的行為準則。今年以來,華亭市神峪鄉以村規民約修訂為抓手,將民意、文明、志愿力量融入條款細節,通過修村規、定民約、樹新風等一系列舉措,“規”出文明好景象,“約”出文明新風尚。
以“規”聚民,讓約定“接地氣”
為確保村規民約“立得住、行得通、管得用”,神峪鄉堅持“群眾提、鄉賢議、集體定”的修訂原則,讓村民真正成為村規民約的“制定者”。各村通過召開村民座談會、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收集村民意見建議,把群眾“急難愁盼”和普遍關心的問題納入村規民約修訂范疇。
同時,邀請退休干部、鄉賢等“智囊團”參與修訂,對收集的意見進行梳理總結、提煉完善,確保內容既符合村情民意,又不違背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草案修訂完成后,各村嚴格按照村民代表大會修訂完善、司法所進行合法性審核、鄉級備案、公開公示的流程推進,讓村規民約從“紙上條文”變成群眾認可的“共同約定”。
以“規”導行,讓鄉風“樹新風”
“以前村里辦紅白事,總有人講排場、比闊氣。現在有了村規民約,大家都按‘簡辦’要求來,負擔輕了不少!”談及村規民約帶來的變化,神峪鄉村民頗有感觸。在修訂過程中,神峪鄉緊扣文明鄉風建設,將移風易俗、家風傳承、志愿服務等內容融入村規民約,同時針對高額彩禮、薄養厚葬、濫辦酒席等不良風氣,明確約束條款,讓村規民約成為“文明標尺”。
為方便村民記憶和遵守,神峪鄉還指導各村以“順口溜”“三字經”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村規民約,通過黨員大會、村務公開欄等渠道廣泛宣傳,讓“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孝老愛親、鄰里互助”等理念深入人心。
以“規”治污,讓環境“換新顏”
“亂排污水、亂扔垃圾要處罰,環境衛生責任要明確……”在神峪鄉各村村民代表大會上,村民們圍繞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條款熱烈討論,最終將“禁止亂排污水、規范垃圾投放”“環境衛生治理”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各村成立村規民約監督執行小組,對村民遵守村規民約情況進行監督,對違規行為及時勸導教育。在村規民約的約束和引導下,神峪鄉村民的環保意識顯著提升,亂排亂放、亂堆亂建等問題得到有效整治,鄉村環境干凈整潔,一幅“村美、景美、人美”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如今,神峪鄉的村規民約已成為鄉村治理的“金鑰匙”,既規范了村民行為,又凝聚了治理合力。神峪鄉表示,將持續做好村規民約的宣傳、執行和完善工作,讓“小公約”持續釋放鄉村治理“大能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