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毛竹 楊川廣 文/圖
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大地上,風電光伏的清潔能源與礦山戈壁的生態轉型交相輝映。酒泉市稅務局緊扣綠色發展脈搏,將稅收政策紅利轉化為生態保護與產業升級的澎湃動能,通過精準施策、專班服務、稅制激勵三維發力,在廣袤戈壁上書寫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政策春風 催綻創新蕊
酒泉市稅務局聚焦綠色產業發展需求,開設專屬辦稅通道,推行“線上預審+線下速辦”的模式,對零碳產業園等重點區域企業實行政策落實“一對一”對接,實時跟進申報進度,確保企業應享盡享稅惠紅利,讓政策紅利精準滴灌綠色產業發展。
走進酒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屋頂光伏板熠熠生輝,智能微電網平穩運行。產業園中的酒泉市漢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專注于種子機械研發、生產及技術服務,是園區低碳轉型的企業標桿。“從政策解讀到申報實操,稅務部門工作人員線上線下全流程跟進,幫我們摸清了政策要點,有這樣的細致輔導,我們搞技術創新更有干勁了!”會計李建紅說。
企業會計向稅務干部咨詢相關稅費優惠政策
專注于復合材料回收利用的酒泉市順風復合材料再利用有限公司,不僅近三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67.92萬元,2024年還獲得資源綜合利用收入減計107萬余元的優惠。企業負責人戚爾東說:“稅務優惠讓我們有底氣引進先進的復合材料破碎設備,轉化的再生材料性能達到新料標準的80%,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專班匠心 服務發展路
在肅北縣馬鬃山鎮的戈壁上,酒泉浙新能300兆瓦風電項目風機陣列迎風轉動。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從立項到并網發電僅用了7個月,快速推進的背后離不開稅務部門全程高效便捷的納稅服務護航。聚焦風光電項目全生命周期需求,稅務部門梳理形成《酒泉市風光電產業稅惠政策指引》,針對留抵稅額處理、交易電價涉稅核算等痛點問題,逐戶制定“一企一策”方案。酒泉浙新能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連文拿到這本“工具書”后贊嘆:“企業能享受哪些優惠、怎么申報一目了然。”
同時,酒泉市稅務局運用大數據繪制的“納稅畫像”,提前介入項目建設初期,輔導企業以“合規經營”為抓手,科學規劃項目發展計劃,讓服務更具前瞻性。
龍源(酒泉)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肅北分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龍源電力在甘肅肅北縣的重要分支機構。“光伏發電項目前期投資大,稅務干部輔導我們精準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政策等優惠政策,累計享受稅收優惠530萬元,有效緩解了現金流壓力。”企業財務負責人童歡亮說。
稅務干部為企業財務人員開展政策輔導
稅制激勵 厚植生長土
在酒泉金塔縣北山深處,亞泰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的兩座回水濃密池格外醒目,處理后的尾礦廢水在這里實現循環再利用。“近三年公司享受各項稅費優惠207萬元,全部投入環保改造。我們引入智能采礦系統,投入2.08億元升級設備,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廢氣達標排放。”公司負責人馬永升介紹。如今企業礦產資源回采率顯著提升,2020年公司已取得“省級綠色礦山”稱號,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綠色礦山”。
酒泉市稅務局通過精準落實環保稅政策,建立“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保監測、信息共享、協作共治”的征管機制,形成綠色發展的正向激勵。政策激勵下,亞泰公司預計今年處理原礦34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3億元,同比增長20%,在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間找到了最佳平衡點。
稅收激勵的精準調節,讓環保不再是企業負擔,而成為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從零碳產業園的陽光閃爍到風電場的葉片飛揚,從綠色礦山的循環利用到種業創新的科技賦能,酒泉市稅務局以稅為筆,以綠為墨,在這片古老土地上描繪著生態美、產業興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