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魯河山 文/圖
金秋颯爽,歲稔年豐。行走在古浪鄉間沃野,高標準農田質效兼升、糧食作物開鐮豐收、農民生活有滋有味……舉目四望,田成方、路成行、渠相連、綠意濃、生產旺,古浪農業“強”的態勢不斷展現,農村“美”的面貌不斷呈現,農民“富”的愿望不斷實現,廣袤田間持續涌動著新動能,一幅“農”墨重彩的“三農”畫卷正在古浪大地徐徐鋪展。
泗水鎮小麥豐收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麥浪翻滾,滿目金黃。進入7月份,古浪縣小麥陸續進入成熟期,廣袤的田野里麥浪滾滾,金黃的麥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光芒,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泗水鎮小麥種植地,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壟壟小麥被快速收割、脫粒,飽滿的麥粒從收割機的卸糧口噴涌而出,裝滿了一輛輛運糧車。種植戶們臉上掛滿了笑容,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著收獲工作,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我們在泗水鎮種植小麥650畝,都采用滴灌灌溉,節約了水資源,同時全程使用機械化作業,節省了很多的勞動力。這兩天趁著晴好的天氣搶收小麥,看著這豐收的場景,心里特別踏實。”古浪縣生態農沃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杜興華說。
古浪縣始終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首要任務和重中之重,搶抓農時,夯實責任,確保糧食顆粒歸倉。今年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0.33萬畝,同步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目前,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66.4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農機化綜合水平達到86%。
滴灌技術
“這滴灌技術非常棒!水能喂到玉米根部,一點都不浪費,再配上科學施肥,壯苗穗齊。”種植大戶徐發科站在玉米地頭,言語間滿是認可,“從種到收全過程機械化,效率高、成本低,玉米歸倉又快又好。高標準農田配上好技術,豐收底氣更足了。”
“雙廟村建成了5000畝高標準農田,配套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水和肥能夠定時定量、均勻輸送到每一株作物,大大提升了水肥利用效率,促進了豐收豐產。”古浪縣定寧鎮雙廟村黨總支副書記聶泰山說。
永豐灘鎮玉米豐收
古浪縣打破鄉鎮、村組界限,對農田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建設,將昔日零散地塊變為集中連片的沃土。農田基礎設施的根本性改善,不僅提升了田間管理效率,更有效吸引了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投身集約化經營,推動土地資源向高效農業聚集。目前,全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已達80萬畝,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25萬噸以上。田間標準化布局的推進,讓大型農機具得以順暢作業,麥田里旋耕機、播種機往復穿梭,展現出科技種田的新圖景。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序推進的同時,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同步發力。田間地頭,新鋪設的滴灌設施縱橫交錯,可實現水肥一體化精準灌溉。
“地里面全都是滴灌帶,水肥一體的,一畝地能節省30%左右的水。”大靖鎮上灣村種植戶張兆政說。這種水資源管理模式顯著提升了灌溉效率,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堅實的水源保障。古浪縣全力建設調蓄水池保障農業生產用水,同步配套供水管網、輸水渠道,高效調配的水利系統加速形成。
高標準農田配套蓄水池
通過系統推進土地整治、水利優化、科技賦能與管護創新,古浪縣統籌推進耕地質量改良、水資源優化配置與農業綠色發展,連片農田中的灌溉設施有序運轉,科學化管理措施深入實施,促進耕地效能與生態效益提質增效,高標準農田持續釋放綜合效益。
豐收,是大自然與人類合作的杰作,也是勤勞的回報。奏響豐收歡歌,始終繃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古浪從“農”出發,向“興”而行,接續繪就美好“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