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王倩 王甜 曹勇 文/圖
睡“席夢思”、吃營養餐、戴專屬“項鏈”、持“身份證”上崗……你能想象這是一頭牛能夠享受到的待遇嗎?
張掖地處北緯38°的“黃金奶源帶”,氣候干爽、光照充足,奶牛每天吃著“定制餐”,躺臥在溫熱干燥的沙床上,天然沙灘減少了奶牛患病的概率,奶牛高產且極少用藥,成為重要的奶源地。
甘肅燕塘傳祁牧業有限公司正位于這條黃金緯度線上。2021年,公司依托高臺縣豐富的飼草資源、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完善的產業基礎“安家”落戶,建設各類牛舍9棟,擠奶廳一座。
作為高臺縣招引建設的重點畜牧企業,甘肅燕塘傳祁牧業有限公司由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廣東燕塘乳業有限公司合資籌建,占地面積4313畝,是一家集荷斯坦高產奶牛繁育、精準養殖、鮮奶生產、優質牧草種植、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農牧科技企業。
在標準化擠奶大廳里,一頭頭奶牛正在全自動轉盤擠奶機前排隊擠奶,奶牛從站上擠奶臺到擠奶完畢,都靠擠奶機數字化管理自動完成。
“現在我們存欄是5550頭牛,日產鮮奶113噸,擠奶牛單產40公斤。”擠奶廳質量經理馬小燕說。
運營如此體量的養殖場,牲畜糞污如何處理是一道難題。
在“良種奶牛繁育—優質鮮奶生產—糞肥資源化利用—優質牧草種植”種養循環經濟模式推動下,這道難題被轉化為產業升級的契機,公司也由此形成了完整的綠色循環產業鏈:
村民種地產生的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經過加工變成優質飼料,既降低了養殖成本,又減少了環境污染;而肉牛產生的糞便,則通過科學處理變身有機肥料,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和農作物產量。
這種“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綠色發展模式,不僅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更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公司一年就近收購青儲玉米3.2萬噸,經過處理后糞污可消納耕地2萬畝,同時還帶動周邊農戶105人實現再就業。”馬小燕介紹,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在這里實現了雙贏。
燕塘傳祁牧業的崛起,也為高臺縣畜牧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當地按照“牛羊提質增效、豬禽轉型升級、奶業振興發展、農牧生態循環”的發展思路,基本形成現代畜牧業“六園一廊四帶”發展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縣新改建規模養殖場19家,累計達338家,全縣養殖專業社183個、養殖專業村71個,上半年畜禽飼養總量達189.1萬頭(只),其中,奶牛存欄2.5萬頭,牛奶產量8.6萬噸。
從一頭牛到一條鏈,從一個企業到一片產業,燕塘傳祁牧業正以“牛”勁十足的勢頭,推動高臺縣“牛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讓這片土地在產業興農的道路上越走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