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張凡
秋日清晨,鎮原縣的鄉村在一片寧靜中蘇醒,一條條硬化村道蜿蜒穿過漸染秋色的林木,整潔而安寧。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房前屋后點綴著累累果實與簇簇花卉,呈現出一幅美麗祥和的鄉村新畫卷——這正是鎮原縣扎實推進鄉村建設所帶來的嶄新氣象。
今年以來,鎮原縣積極踐行“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理念,通過深入實施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治理增效等系列工程,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在上肖鎮凈口村,村民曹大爺正在自家庭院里悉心打理小菜園。“村里變化真是太大了,路修硬了,環境變美了,廁所也改造了,住得特別舒心。”曹大爺笑著說。
這樣的獲得感,源于鎮原縣大力推進農村戶廁改造工作。通過召開全縣改廁現場培訓會,秉持“因地制宜、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原則,推廣三種改廁模式,并嚴把供貨、選址、技術和驗收四道關口。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新建改建戶廁4785座,7759戶村民簽署了改廁知情同意書。
與此同時,鎮原縣深入開展“清潔村莊·鑄魂塑形”專項行動,常態化推進“三抓二評一拆一規范”環境整治。通過清理路邊“三堆”、整治水塘溝渠、拆除危房危建等扎實措施,推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如今,漫步于鎮原的鄉村水泥路上,以往雜亂的“三堆”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花墻與探出的簇簇秋菊。道路兩旁新修的邊溝樹畦筆直延伸,村民院落里蘋果樹碩果壓枝,菜畦之中白菜青翠欲滴,處處洋溢著整潔與生機。
臨涇鎮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文明村創建的重要內容,大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通過修建水泥路、排水渠和安裝路燈等舉措,極大改善了村民居住與出行條件。
截至目前,全縣已清理轉運農村生活垃圾24273噸,整治非正規垃圾堆放點1471處。在鞏固提升3個省級示范鄉鎮和92個省市縣示范村的基礎上,新創建示范村20個,并積極爭創6個省市“和美鄉村”。目前已投入資金670萬元,實施47個鄉村建設項目,完成20個示范村的規劃編制工作,持續推動鄉村由“整”到“美”、由“塑形”向“鑄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