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武山縣楊河鎮王河村在推進示范村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創新成立“柳下和解”志愿服務隊,構建“調解+監督+協商”三位一體模式,有效化解矛盾,凝聚共建共識,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專業隊伍筑基礎,多元調解化紛爭。王河村整合村內優質資源,精心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老黨員、鄉賢、法律顧問構成的“柳下和解”志愿服務隊,為村民提供免費調解服務。這支隊伍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多元調解合力,針對不同類型的矛盾糾紛采取精準化解策略。
柳下議事接地氣,溫馨調解促和諧。王河村巧妙利用村內古柳樹這一村民熟悉的場所,在郁郁蔥蔥的綠蔭下,調解不再是冷冰冰的程序,而是充滿溫情的家常對話。這種貼近村民生活的調解方式,有效緩解了當事人對立情緒,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協商氛圍,讓矛盾糾紛在春風化雨中得以妥善化解。
全程監督保透明,群眾參與共治理。志愿服務隊不僅承擔調解糾紛職責,更積極帶動村民全程參與示范村建設,大家聚在柳樹下對村莊建設建言獻策,對道路硬化、排水埋設等重點工程施工進行跟蹤監督,通過共商共建,保障村民知情權和參與權,形成群眾參與治理的良好局面。
王河村“柳下和解”志愿服務隊不僅有效解決了示范村建設中的矛盾糾紛,更探索出了一條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新路徑,成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鄉村基層的生動實踐,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的社會治理保障。
(天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