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馬得梅 王秀麗
彩禮作為傳統婚嫁“三書六禮”中“納征”的核心環節,原本承載著長輩對新人美滿婚姻的深切祝愿。然而,在部分地區,彩禮逐漸偏離其文化本意,陷入“攀比攀升、漫天要價”的誤區。這不僅給許多普通家庭帶來沉重經濟負擔,更模糊了“禮輕情意重”的傳統婚嫁內涵,甚至影響家庭和睦與社會風氣。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社會觀念持續進步,這樣的局面正在悄然改變。越來越多群眾將婚嫁關注點從“彩禮高低”轉向“小家庭的日子好壞”,一種“以情感為基石、以簡約為基礎”的文明婚戀觀,正逐漸成為鄉村的新風尚。
在平川區水泉鎮旱平川村,村文書劉仲燕夫婦于今年年初喜結連理。筆者走進他們的家中時看到,午飯過后,劉仲燕正和婆婆一起在廚房忙碌,一個刷碗、一個擦桌,動作默契、氣氛溫馨。
“我們結婚時,我和父母商量,堅決不能讓高額彩禮給兩個家庭帶來壓力。最后我爸媽只象征性收了一部分彩禮,還添了一些錢,一并作為我們小家庭的啟動資金。雙方父母都希望我們把日子過好。”劉仲燕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睂τ趧偧夼畠旱膭⒔碚f,這份“計深遠”中并不包含對彩禮數額的計較,而是滿懷對子女未來幸福的殷切期望。劉健坦言:“只要孩子們把日子過好,彩禮無所謂多少。重要的是兩個人相互扶持、共同奮斗,一起把生活經營好?!?/p>
從昔日“彩禮攀比”到今天“情誼為重”,從曾經“家庭負擔”轉變為“幸福起點”,隨著文明新風吹遍鄉野,越來越多家庭開始掙脫物質束縛,以和諧家風涵養淳樸民風,為鄉村振興注入溫暖而持久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