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納涼晚會。
移風易俗是涵養鄉風民風、提升社會文明的關鍵之舉。嘉峪關市以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核心陣地,圍繞婚俗文明、節日新風、殯葬改革等重點領域,以文化為筆、活動為墨、典型為燈,將“破陳規、除陋習、樹新風”的理念融入城市肌理,讓文明新風在雄關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文明殯葬理念浸潤人心
文明新風的養成,最怕生硬說教。嘉峪關市換思路、用巧勁,以文化為紐帶搭建情感橋梁,把“厚養薄葬、生態安葬”的理念藏進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里。嘉峪關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聯合市民政局等單位,精選國內首部殯葬改革題材電影《櫻桃崮下》,向全市50余家機關事業單位發放3000余張觀影憑證。
這部改編自山東沂水真實改革實踐的影片,不僅還原了基層工作者推進改革的攻堅歷程,更細膩刻畫了群眾從“守舊俗”到“迎新風”的思想轉變,一個個溫情片段直抵人心,讓觀眾在情感共鳴中直觀理解殯葬改革的意義,文明殯葬的理念也隨之在潛移默化中浸潤人心。
文明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移風易俗不是“一陣風”,需要融入日常、常抓不懈。
嘉峪關市緊扣生活場景,讓文明新風在煙火氣中自然生長。七夕佳節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聯動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七夕”活動,志愿者講解七夕“忠貞愛情、和睦家庭”的文化淵源,帶領群眾體驗穿針乞巧、書寫家風家訓,還巧妙植入現代婚俗宣傳,引導大家樹立簡約婚禮觀念。
同時,嘉峪關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還將宣傳融入“夏夜生活”,居民小區廣場上的移風易俗納涼晚會成了“文明課堂”,文藝表演傳遞理念、互動環節調動熱情。各社區也同步發力、精準施策,曙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聚焦婚俗文明,開展“革除陋習樹新風”主題宣傳,引導居民拒絕低俗婚鬧、抵制婚禮鋪張浪費;南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注重群眾參與,讓“文明標準”由群眾說了算、靠群眾來踐行;雄關社區、明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則通過現場宣讀倡議、提供文明咨詢等方式,推動勤儉節約、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倡導新風理念融入人心
“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榜樣的力量最能點燃文明星火。嘉峪關市深挖“身邊好人”的示范價值,讓真實故事成為移風易俗的生動教材。邀請“甘肅好人”盧芳走進昌盛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分享自己十八年深耕公益的經歷——助學濟困、關愛老人,幫助貧困女童圓夢大學,用“重情感輕物質”的理念勸說鄰里摒棄不良婚俗,樸實話語打動了在場每一個人。依托“甘肅好人”梅建國的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工作室,多元宣傳更接地氣:文化墻前給孩子講“扇枕溫衾”的孝親故事,農家小院里用“小馬扎”宣講會解讀殯葬政策,短視頻直播間用方言聊文明婚俗,田間地頭趁農閑發放資料、解答疑問,榜樣的“傳幫帶”讓抵制陋習、倡導新風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文明新風不僅融入城市肌理,更成為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力量。從殯葬改革的理念浸潤,到婚俗新風的日常倡導,再到節日里的文明實踐活動,每一項舉措都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移風易俗催生的文明變遷,恰是對嘉峪關“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生動詮釋。
(來源:嘉峪關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