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楊萬明 通訊員 張添
青山蒼翠,碧水潺潺,綠樹成蔭,一個古樸又瑰麗的鄉鎮,如同一塊璞玉,深藏于兩當縣東部,它就是西坡鎮。
近年來,西坡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以“全域有機”創建為抓手,大力發展特色山地立體農業,走出了一條生態富民、產業興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全域有機”讓土地生金
走進西坡村金洞崖的有機示范基地,空氣清新,土壤肥沃,是發展有機農業的天然凈土。
“以前種地靠化肥農藥,產量雖高,但賣不上價。現在搞有機種植,雖然產量低點,但價格翻了幾倍,收入反而更高了。”村民笑著說。
為了確保有機農業的高質量發展,西坡鎮下了不少工夫。在源頭上,西坡鎮嚴控種子、種苗品質;在技術上,邀請農業專家手把手教農民如何改良土壤、防治病蟲害;在監管上,嚴格控制化肥農藥使用,建立全程可追溯的生產臺賬;在銷售上,通過直播帶貨、電商平臺拓寬銷路,讓“云屏林草雞”“呱呱蛋”等品牌走出大山。
西坡鎮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建成500畝有機花椒、500畝有機苜蓿基地,年養殖1萬羽有機烏雞、200頭有機黑豬,年產100萬枚有機雞蛋。據此發展規劃,西坡鎮的這些綠色產品不僅能讓農民增收,也會把西坡鎮的“有機”招牌越擦越亮。
山地農業多元發展
“這些雞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林間蟲草,產的蛋自然金貴。”走進三渡水村的岳氏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岳小鋼說。
轉過山梁,連片的花椒園映入眼簾。村民李大姐正在采摘花椒:“今年‘興旺一品紅’收購價又漲了,我家這5畝地能多掙萬把塊錢。”而在山另一側的核桃園里,曾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上摘得金獎的“廣香玫”核桃也進入了收獲季。
蒼坪村千畝標準化苦參種植基地里,綠油油的苦參不僅長勢旺盛,還不斷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同時該基地還為周邊群眾提供就近就業,開辟了增收新路徑。
在兩當源茂麝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何小軍介紹著他的新興產業:一只林麝壽命可達25年,年滿兩歲后即可采香,每年可采一次,一次的取香量約為20克。目前,一克麝香的市場價在600至800元之間……
魅力山水興文旅
產業興旺的同時,西坡的文旅資源也逐步被挖掘。在“國家森林鄉村”崖頭村,夏日云霧繚繞,宛如仙境;深秋的琵琶崖層林盡染,紅葉似火……靈官峽工業遺址景區是一塊遠離都市喧囂的理想康養之地,這里青山環繞,碧水長流,遠離了都市的喧囂與繁忙,成為了旅居度假、養生養老以及康養調理的理想之地。憑借著這些如“世外桃源”的風景絕佳之地,西坡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打卡。
“以前村里沒人來,現在游客多了,我們的土特產不愁賣,農家樂也開起來了。”一位村民樂呵呵地說。
從林間的“云屏林草雞”到枝頭的“紅花椒”,從蜂箱里的“百花蜜”到山間的苦參產業,西坡鎮的特色農業和文旅融合正迸發出強勁活力。未來,西坡鎮將繼續深化“全域有機”發展,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書寫鄉村振興的錦繡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