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陳佳 文/圖
近日,康縣縣委、縣政府收到了一封來自北京中建一局的感謝信,信中對5名康縣籍務工人員奮力救火的行為,表達了衷心的感謝。
2025年8月20日,北京某小區一居民家中發生火情,中建一局東高地項目正好在附近施工。危急時刻,受雇于項目的康縣燕河工建筑勞務有限公司所屬勾長壹、李滿升、勾生朝、張永社、勾生登等5名康縣籍務工人員反應迅速,向項目部準確報告火情,并攜帶滅火器材第一時間到達事發現場,迅速規范展開救援行動,最終成功控制火情,為后續專業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避免了居民生命財產遭受更大損失。
“雖然起火地點不在施工范圍內,但是既然遇到了,我就應該盡力提供幫助。”康縣務工人員張永社告訴筆者。“無論是之前參加的中建康縣黨校的農民工技能培訓,還是來到項目后的管理要求,都非常重視安全生產培訓。這次火情能夠迅速撲救,離不開日常培訓演練。”
參與救援的5名康縣籍務工人員,經過中建康縣聯合黨校暨農民工技能培訓學校的系統培訓,不僅掌握建筑施工核心技能,還全面培養了安全生產、應急處置等綜合能力,他們通過冷靜應對、專業操作,有效控制住初期火情,為專業救援隊伍到來贏得寶貴時間。
作為一個有格局、有擔當的央企,長期以來,中建集團不僅始終將農民工安全和技術知識培訓放在首要位置,同時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自2013年中建集團幫扶康縣以來,累計投入引進無償幫扶資金3.4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95個,采購幫銷農特產品超1億元,先后選派24名掛職幫扶干部,并指派5家優勢子企業,全面參與定點幫扶工作。同時發揮自身用工優勢,簽約扶持6家勞務公司,打造66個勞務輸出示范村,建設康縣零工市場,開辦中建康縣農民工黨校專班,搭建“一站式”就業幫扶通道,累計招錄138名康縣籍員工,勞務輸轉1萬余名康縣籍群眾務工就業,給康縣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挺身而出勇滅火,危急時刻顯擔當。感謝信中還表示,康縣的務工隊伍展現出了忘我的敬業精神和過硬的職業素養,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勞動者的優秀品質,集中展現了康縣人民群眾勤勞勇敢、擔當奮進的良好風貌,不僅為中建項目高質量履約提供了堅實人力保障,更進一步展示了康縣燕河建筑工勞務品牌。
“康縣籍務工人員在火場上的果斷行動不僅展現了普通人在危難前的勇氣,更詮釋了康縣務工隊伍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不僅讓康縣務工人員輸轉就業更加穩定,也讓康縣勞務品牌的名氣更響亮了。”康縣勞務辦主任張義輝說。
樹一個品牌,帶一方就業。近年來,康縣把勞務輸出和勞務品牌作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抓手,通過市場化運作、規范化培育、技能化開發、規模化輸出、品牌化推廣、產業化發展,打造了“燕河建筑工、陽壩采茶妹、隴康播綠人”等勞務品牌,成為了推動康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強引擎。截至目前,康縣上半年已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22期,培訓3444人次,完成勞務輸轉5.6956萬人,創勞務收入13.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