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秦州區秦嶺鎮麻山頭村,連翹籽粒飽滿壓彎枝頭。豐盛種植養殖合作社基地里,村民穿梭于連翹叢中,指尖翻飛采摘果實,一筐筐青翠的連翹籽堆滿田埂。
“今年掛果面積約1.5萬畝,預計總產值8000余萬元,帶動400余名群眾增收150余萬元。”秦嶺鎮鎮長王曉蕓看著豐收景象欣慰地說。
在合作社基地務工的梨樹村村民王歲琴指間不停:“一天能摘40多斤,每斤3元工錢,掙個百來元補貼家用正好。”像她這樣在家門口就業的村民,合作社每年帶動超百人,去年發放工資53萬元。
小連翹何以成就大產業?秦嶺鎮錨定“中國連翹之鄉”目標,構建起現代化產業鏈。35000畝種植基地星羅棋布,4個千畝示范基地串聯成片,從溫室育苗大棚、田間育苗基地,到加工廠、恒溫儲藏庫,育產銷一體化鏈條已然成型。
“目前基地連翹大面積掛果,預計產干貨15噸,市場行情持續看漲。”合作社負責人張軍捧著剛摘的連翹信心滿滿。產業蓬勃生長,連翹真正成為鄉親們致富的“金果果”。
放眼秦州,產業振興圖景多元綻放——大門鎮千畝白蕓豆鋪展“綠毯”,關子鎮沙土地結出金燦燦的香蕉梨,楊家寺鎮的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孕育著“種子芯片”……
“我們將持續走‘企業+基地+農戶’之路,壯大生產加工網絡,守護種質資源,讓中藥材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區現代農業服務中心經作站站長李惠東道出發展決心。目前全區中藥材種植達9.6萬畝,七大基地托起4.8億元產值。
一株連翹,從山野枝頭到產業鏈條,映照出秦州鄉村“各美其美”的振興路徑。(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