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馬吉志 梁文博 周建博 文/圖
今年上半年,廣河羊羔肉創下40億元的銷售佳績,這一數字的背后,是市場對其卓越品質的高度認可。日前,甘肅農業大學產業學院副院長、教授趙生國從安全、風味、口感、營養等多個專業角度,揭開了廣河羊羔肉品質出眾的奧秘。
趙生國教授首先指出,評判肉類品質優劣需從四個核心角度考量。安全是品質的基石,廣河羊羔肉從養殖到屠宰加工的全流程都嚴格把控,杜絕有害物質殘留;獨特的風味讓烹飪后的廣河羊羔肉散發著誘人香氣,成為餐桌焦點;細膩的口感則源于科學的養殖管理與適宜的屠宰時機;而豐富的營養更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自然饋贈?:生態環境造就品質基底
廣河縣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帶,坐擁得天獨厚的“黃金養殖帶”地理優勢。氣候濕潤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獨特氣候條件,為羊只生長提供了理想環境。
廣河縣天然生態。
位于廣河縣西南側海拔2700米的太子山山脈構成了天然生態屏障,區域內無工礦企業污染,保持著純凈的自然生態系統。更重要的是,山脈孕育的天然泉水富含硒、鋅、鐵等多種礦物質元素,這些營養物質通過生物轉化進入羊肉,不僅造就了當地羊肉的獨特風味,更賦予了其特殊的營養價值,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養殖鏈條。
“在這個特殊的地理環境條件下,飲水、飼草都可以影響羊肉的品質。廣河羊飲用的是太子山的水,廣河30多萬畝土地百分之七八十都用于糧改飼玉米的種植,這有力地支撐了廣河肉羊產業的發展。”趙生國說。
特別是在飼草供應方面,廣河縣“糧改飼”工程統一采用牛羊糞還田的生態種植模式,不使用化肥。每到國慶節前后,蘭郎高速公路兩側的田野里,白色或綠色的“牛羊大面包”成為獨特的風景線,這些優質飼草為廣河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所形成的“糧改飼玉米種植、青貯飼料喂養、牛羊糞還田”的綠色生態循環,確保了牛羊在飼養過程中“入口”的安全與優質。
公路兩側的田野里,遍地都是白色或綠色的“牛羊大面包”。
人文加持:傳統智慧融合科學養殖
“廣河人無牛羊不成家”,養羊在廣河不僅是生計,更是重要的文化傳承。傳統養殖過程中,人與牛羊形成了和諧共生的關系,養殖戶不會驅趕牛羊使其受到驚嚇,避免了羊只因應激反應產生腎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從源頭上保證了羊肉的安全與品質。這種傳統智慧與現代畜牧理念不謀而合。
“從專業角度看,在養殖過程中,若牛羊遭受驚嚇,會引發腎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的分泌激增。以牛為例,若這些激素在短期內未能被充分代謝,其殘留會影響肌肉的生理生化過程,導致出現黑干肉或白肌肉等肉質異常現象。人們食用此類異常肉品,攝入的殘留激素可能干擾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趙生國說,在廣河,養殖牛羊不僅是賴以生存的經濟支柱,更是群眾深受喜愛的生活方式,在養殖實踐中特別注重人與動物的和諧互動,通過精細化管理有效避免各類應激源,從而保障動物福利并最終確保肉品的安全與品質。
廣河肉羊。
同時,廣河羊產業的發展還得益于優良品種的培育。通過培育的薩湖羊群體,兼具薩福克羊生長速度快、產肉多和湖羊肉質細嫩、風味鮮美的雙重優勢,為廣河羊羔肉產業提供更強勁的支撐。值得一提的是,廣河羊羔肉以“嫩而不膻”的特點贏得了更廣泛的市場認可。
趙生國介紹,羊肉膻味主要是4-甲基辛酸、4-甲基壬酸和4-乙基辛酸等短鏈脂肪酸造成的,這一類脂肪酸積累得多膻味就重,在積累得少甚至還沒積累前,就把這個羊宰掉,它就沒有膻味。廣河羊在出生120天的時候進行屠宰,這個階段其膻味物質含量極低,造就了廣河羔羊肉獨特的風味優勢,也是沒有膻味的一個根本原因。
科技賦能:助推全產業鏈品質升級
在傳統優勢基礎上,廣河羊產業積極引入科技力量,持續推動牛羊全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同時,聚焦標準化生產、科技支撐、良繁體系、精深加工、品牌建設等方面,出臺扶持政策11項、落實各類獎補資金1.2億元,成功舉辦第四屆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美食產業大會。
全縣新增規模養殖場21家、精深加工企業6家,在大中城市新開設“廣河羊羔肉”專賣店、旗艦店27家、累計達62家。1-7月,牛羊及牛羊肉制品銷售額達42.3億元,全年牛羊全產業鏈總產值可達130億元。
甘肅農業大學產業學院副院長、教授趙生國。
趙生國告訴筆者,他們的核心工作是持之以恒地聚焦薩湖羊品種的選育,持續擴群增量優選優配,提高整個群體的生產性。在此基礎上,已成功研發出廣河手抓羊肉的常溫保鮮技術。該技術能確保產品在包裝運輸條件下,歷經三至六個月的保質期后,其色澤、營養、風味和口感均保持穩定,與剛出鍋時一樣,有效解決了遠距離運輸與長期保存的難題。
此外,為滿足更廣泛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是南方喜好湯品的客戶群體,趙生國還計劃開發各種以羊肉為主要食材的系列藥膳湯品。這些產品將選用廣河羊羔肉,再輔以甘肅道地中草藥黨參、黃芪,包括枸杞、蟲草,來做成養生保健湯。目前,已經開始著手這方面的研發,預計首款產品將在今年國慶節左右研發成功。
廣河羊羔肉成功進入第十五屆運動會和殘特奧會食品倉。
前不久,廣河羊羔肉成功進入第十五屆運動會和殘特奧會食品倉,成為賽事食材,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廣河羊羔肉品質達到了高端賽事的嚴苛標準。趙生國認為,這不僅是對廣河羊羔肉品質的肯定,更是對當地生產體系、環境保障和生產模式的認可。
廣河縣還建立了專門的研究院,重點攻克“企業做不到、養殖戶解決不了”的技術瓶頸,通過科技賦能解決全產業鏈的關鍵技術難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而如今“廣河羊羔肉”產業已成為廣河鄉村振興和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