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初秋的隴中大地,藥香馥郁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何香利 楊萬明
隴中大地,藥香千年。
定西,這座坐落于黃土高原、青藏高原與西秦嶺交匯地帶的城市,依托“岷歸”“隴芪”“渭黨”等道地藥材,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一顆璀璨的“中醫藥明珠”。
近年來,定西以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樣板區”為目標,推動中醫藥從種植、加工到康養服務、數智應用的全鏈條升級。2024年,中醫藥全產業鏈規模突破500億元,中藥材靜態倉儲能力達140萬噸,年交易額超286億元,走出了一條從“天然藥倉”到“中國藥都”的蛻變之路。
如今,“千年藥鄉”正以中醫藥為筆,繪就“醫康養”融合發展的新畫卷。從道地藥材規模化種植,到非遺技藝活態傳承,再到AI賦能智慧診療,定西加快推進中醫藥全產業鏈升級,推動傳統醫藥從“資源高地”向“產業高地”“康養高地”邁進。
初秋時節,隴藥芬芳。記者走進定西,探尋這片土地如何將千年藥鄉底蘊轉化為千億產業……
傳承守正非遺“韻”
在第六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期間,隴西縣精心打造的中醫藥康養一條街人氣十足,成為博覽會外一道獨具魅力的“健康風景線”。這條街區的探索,正是當地從中藥材主產區向中醫藥康養高地邁進的生動實踐。
這里不僅展示了定西深厚的中醫藥產業底蘊,更通過非遺技藝與現代康養的創新融合,讓古老醫學煥發時代光彩。
步入街區,藥香氤氳。古樸醫館與現代體驗館比鄰而居,“非遺九針”“正骨針灸”“艾灸刮痧”等紅底黃字的招牌格外醒目。游客們穿梭其間,或體驗問診把脈,或嘗試拔罐、刮痧,沉浸式感受中醫藥康養的獨特魅力。
非遺技藝的“活態”展示成為街區亮點。在按摩推拿體驗館,甘肅省鄉村名中醫侯永祥的診位前排起長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們手法嫻熟,一邊為體驗者進行穴位按摩,一邊耐心講解中醫“治未病”的理念。
“受涼了,胃疼,頸椎也不舒服,扎完針緩解了很多,感覺特別輕松。”第一次參加藥博會的三亞參會者亓晶介紹,尤其是,這邊的中藥材,經過深加工,大健康的產品多,將來會與這邊企業進行合作。
“中醫藥康養不只是針灸、推拿、按摩,更核心的是‘治未病’理念。”隴西縣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大夫劉志雄介紹,希望通過這些實用的非遺養生方法,讓更多人了解中醫藥的博大精深。
據悉,本次康養街區匯聚了15家市縣醫療衛生機構,設置了17間體驗館,配備160余名專業人員,提供刮痧、拔罐、推拿等數十項健康服務。定西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馬千駒表示,他們還與縣內5家酒店合作設置康養體驗室,并特邀30名省市名中醫現場坐診,全方位展現“千年藥鄉”的中醫藥魅力。
中醫藥融入“AI時代”
本屆藥博會成果豐碩。經過前期對接,共達成合作項目68個,總金額89.66億元;采購協議38個,總金額46.69億元。項目涵蓋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現代中藥制造、大健康產品研發等中醫藥全產業鏈環節,為甘肅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
本屆展會突出創新融合,不僅邀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還匯聚了多家來自人工智能與大模型領域的高科技企業。特別設立的AI智慧體驗專區吸引眾多觀眾駐足,體驗智能檢測與輔助診斷,并由國醫大師現場提供調理方案。中國電子商會常務副秘書長劉英表示,“此次博覽會實現了人工智能與傳統中醫藥的深度交互,是推動產業數智化轉型的重要實踐。”
當前,中醫藥產業正處于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的關鍵階段。甘肅作為中醫藥資源大省,積極厚植文化底蘊、放大資源優勢,以數智技術為核心引擎,全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從“資源大省”向“產業強省”邁進。
在“數智化賦能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共議中醫藥與現代科技融合新路徑。
“甘肅為中醫藥跨學科合作搭建了高端平臺,展現出產業發展的更多可能性。”山西省針灸學會灸療專委會秘書長李霖說。
“數智化浪潮為中醫藥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正在深刻重塑中醫藥產業發展新格局。”定西市副市長陳沖表示,將牢牢把握國家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發展新機遇,堅持以全產業鏈協調發展為主線,以數智化改造為主攻方向,助力定西中醫藥產業全鏈條加速提升、全過程質量管控、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起全產業鏈數字化發展體系。
產業“鏈”變躍千億
從2018年首屆藥博會至今,定西市隴西縣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國家級中醫藥產業博覽會。
2024年,定西中醫藥全產業鏈規模突破500億元,中藥材靜態倉儲能力高達140多萬噸,年交易量達144萬噸,交易額突破286億元——《新華·中國(定西)中藥材指數運行報告(2025年)》中提到這樣一組數字。
這些數字背后,是甘肅省“構建標準化種植體系、精深化加工體系、專業化市場體系、一體化服務體系和國際化發展體系”的產業體系建設;“以醫帶藥、以藥促醫、醫藥并舉、藥醫共榮”的事業網絡布局;“隴中中醫藥文化”的精神內核,共同構成定西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藍圖。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快構建中醫藥現代化產業體系,突出道地品種,集中資源力量,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創建和標準化生產,構建起從種質資源保護、標準化育苗、智能化種植到現代化交易的全產業鏈體系,中醫藥全產業鏈建設成效顯著。
2024年,全省中醫藥全產業鏈規模達972億元,呈現強勁發展勢頭。2025年上半年,全省中醫藥全產業鏈規模達393.22億元、同比增長18.44%。藥博會見證著甘肅從中醫藥資源大省向產業強省的跨越:標準化種植基地、西部最大中藥材種質資源庫、海外建立的16個岐黃中醫中心。
當前,甘肅中醫藥全產業鏈規模已近千億元,五千年的岐黃之術,正以堅實的產業基礎、創新的服務體驗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持續釋放中醫藥的多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