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黃芪長勢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俞鳳霞 文/圖
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眼下,在古浪縣民權鎮土溝村千畝黃芪種植示范點,黃芪已進入根系生長的關鍵時期。種植戶陳玉堂正和村民們搶抓農時,精心管護,讓種植的黃芪有“顏值”更有“品質”,爭取有一份好收成。
“我種了1200畝黃芪,現在正是生長的關鍵期,趁天氣好抓緊除草、澆水、追肥,讓黃芪茁壯成長。”陳玉堂說。
古浪縣土壤肥沃、土質疏松透氣,加上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種植的中藥材產量高、品質優,深受外地藥商青睞。在藥材種植過程中,古浪縣采取機械化施肥、鋪膜、移栽技術,控制用苗量、株行距、栽苗深度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種植成本,進一步提升了基地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水平。在黃芪種植、除草、追肥、采收等多個種植作業環節,用工需求量都很大,周邊群眾可就近務工。黃芪產業的發展,不僅讓種植戶受益,也有效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為消除種植戶的后顧之憂,古浪縣積極引導農戶與多家中藥材加工企業簽訂訂單。企業依據市場需求,提前與農戶約定種植品種、面積、價格及收購時間,既保障了農產品銷售渠道,降低了農戶的市場風險,又為企業提供了穩定貨源,實現互利共贏。小小中藥材,正成為古浪縣民權鎮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助力鄉村振興邁向新高度。
“我們在保障糧食安全生產的基礎上,鼓勵種植抗旱經濟作物,重點打造千畝黃芪種植示范點,同時建成500畝以上甜葉菊、甘草、紅花示范點3處,以此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提升收入水平。”古浪縣民權鎮宣傳委員楊亮說。
以藥興產、以藥促收,小小中藥材開出的是“致富良方”,鼓起來的是群眾的“錢袋子”。近年來,古浪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立足不同鄉鎮的產業優勢,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好特色產業,讓更多的群眾在產業發展中有錢掙、能致富,為鄉村振興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