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李興菊 王翠
“高額彩禮會影響子女的生活質量,甚至兩個家庭的關系。我們應該共同抵制高額彩禮……”一大早,古浪縣干城鄉富民新村黨支部書記張延堂就敲開了村民朱生榮家的門。
“張書記您放心,親家那邊都說好了,彩禮要少一點,只要娃娃們過得幸福,就是我們雙方父母最大的心愿。”朱生榮笑著遞上茶水,“現在村里都興這個,誰還搞高額彩禮那套啊!”
“這就對嘍。”張延堂翻開隨身帶著的村規民約小冊子,“你看之前劉陸梅家嫁閨女,彩禮都給兩個孩子了,現在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紅火。”
這樣的對話場景,在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的富民新村已是家常便飯。近年來,該村以移風易俗為突破口,通過“制度+示范+服務”三管齊下,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針對高額彩禮這一頑疾,村里打出組合拳:一方面將彩禮標準明確寫入村規民約,規定彩禮不超過6萬元,婚宴不超過20桌;另一方面成立紅白理事會,全程監督婚喪嫁娶事宜。“現在誰家辦事,理事會都會提前上門做工作,村民也都理解支持。”張延堂介紹。通過持續不斷的宣傳引導,曾經令人頭疼的“彩禮負擔”正逐步轉變為“幸福投資”。
在富民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宣傳墻上,“文明家庭”“道德榜樣”的照片格外醒目。“這些身邊的榜樣最有說服力,現在村民們都在暗暗較勁,爭當先進呢。”張延堂指著墻上的照片介紹道。
這一變化得益于村里創新的基層治理模式。該村通過紅白理事會立規矩、道德評議會樹榜樣,使文明理念浸潤百姓生活。“以前比誰家彩禮高,現在比誰家評上先進;以前辦事講排場,現在鄰里講真情。”村民盧華萍的樸實話語,映照出村里的喜人變化。
富民新村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推動移風易俗,將“喜事新辦、喪事簡辦”轉化為村民自覺行動,讓文明鄉風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改變的是陋習,留住的是真情,收獲的是幸福。”張延堂的這番話,正是這個村莊煥發新氣象的最佳寫照。如今,文明新風已在這里生根發芽,處處洋溢著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