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網訊 康縣大堡鎮將移風易俗作為深化鄉風文明建設的關鍵抓手,創新構建多層次、沉浸式宣教體系,通過“宣”字引導、“新”字驅動、“實”字托底,著力破除陳規陋習,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浸潤民心。
“宣”字引領 奏響文明共鳴曲
大堡鎮緊抓傳統節日和重要紀念日契機,在春節、元宵、清明、七夕及“三八”婦女節、“學雷鋒日”等節點,廣泛發放移風易俗、綠色殯葬、文明餐桌等宣傳資料,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陋習。同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織志愿者創新開展“家門口”宣講,用“拉家常”“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等接地氣的方式,生動闡釋“婚事簡辦、喜事新辦、文明祭祀”等理念,在政策宣講中激發情感共鳴,潛移默化引導群眾轉變觀念、摒棄舊俗。
“新”字驅動 激發參與新活力
在宋壩村的“積分超市”,村民們正興致勃勃地用參與志愿服務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和農資。這正是大堡鎮推行“移風易俗+積分制”的生動場景。大堡鎮因地制宜,創新推出積分兌換機制,將參與鄉風建設、政策宣傳、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轉化為可量化、可兌換的積分,村民憑積分即可在超市兌換所需物品。這一舉措巧妙地將積分兌換活動與移風易俗、鄉村治理、鄉村振興緊密結合,用“小積分”激活了村民參與鄉村發展治理的“大熱情”,有效撬動了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時代新風尚。
“實”字筑基 繪就鄉風新底色
大堡鎮深植村民自治根基,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的作用,讓群眾成為破除陋習的主體,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強化移風易俗專業力量,策劃實施系列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宣傳發動、主題實踐、鄉風文明評選等活動,持續營造全民抵制高額彩禮、倡樹文明新風的濃厚氛圍。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員定期深入村社,結合真實婚戀、彩禮案例進行普法宣講,用通俗語言引導群眾向上向善向美,串起孝老敬親、和睦鄰里、摒棄陋習、美化家園的“文明譜線”,涵養新時代文明風尚。
移風易俗非一日之功,需久久為功、春風化雨。大堡鎮以“小切口”推動“大文明”,既守住了鄉土文化的根脈,又讓群眾在革除陋習中收獲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為鄉村治理注入了源頭活水。
(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