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農具,圍坐一堂!這幾日,一場聚焦“高額彩禮”治理的民事直說會在兩當縣各村(社區)同步“開鑼”!從黨群服務中心到文化廣場,從紅色故道驛站到休憩長廊,處處洋溢著“接地氣、聚民心”的熱烈氛圍。鄉親們暢所欲言,共同為破除陳規陋習出實招、謀良策。
政策入心,文明新風拂萬家
“以前總覺得彩禮高低是‘關起門’的家事,現在才明白,這關乎咱整個鄉村的文明風氣!”在魚池鄉喬河村的說事會上,聽完村干部對《“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新風婚”倡議書》的宣讀,村民深有感觸地說道。政策的清泉,正悄然滌蕩著舊觀念的塵埃,浸潤著村民的心田。
群眾當家,共商彩禮“暖心價”
讓群眾唱主角!在顯龍鎮顯龍村的說事現場,前期入戶走訪收集的問卷和數據擺在了村民代表面前。大家最關心的核心議題就是,咱們村的彩禮,多少才算合適?“咱村多數是普通家庭,彩禮要得過高,對男方家就是座大山!不要超過5萬元,既能表達心意,又不讓小兩口還沒開始就背上債,我看比較合適。”一位村民代表的發言,立刻引發了熱烈討論。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基于村情民意、倡導“量力而行、重情輕禮”的彩禮“暖心價”逐漸清晰。這是民事直說會結出的重要果實。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風尚
將“抵制高額彩禮”白紙黑字、鄭重其事地寫進村規民約,是本次說事會的重頭戲。村民們逐條逐句推敲,對婚宴規模、禮金上限、煙酒標準等立“硬規矩”,并明確了監督責任和獎懲機制。亮點在于對積極踐行“低彩禮”甚至“零彩禮”的家庭,將優先推薦參評“文明家庭”等榮譽;同時巧用“紅黑榜”、積分管理等工具,讓文明新風得實惠、有面子,讓陳規陋習受約束、沒市場。“這‘約’定得好,以后辦事就有‘標尺’了,攀比的風氣該剎住了。”一位參與修訂的大爺高興地說。
紅白理事會,“理”出時代新氣象
針對以往紅白理事會作用弱、聲音小的問題,各村積極行動,優化隊伍,廣泛吸納德高望重的老支書、老鄉賢、村組干部、婦女代表等加入,為理事會注入公信力與新活力。規范流程,對紅白事提前報備、主動介入、溫情勸導、全程監督等關鍵環節進行細化討論和制度完善,確保事事有人管、環環有章循。強化監督,各鄉鎮(工作站)正積極醞釀組建“婚姻陋習勸導隊”,作為紅白理事會的有力補充,讓監督的眼睛更亮、力量更強,移風易俗的長效機制扎得更深更牢。
從“比彩禮”到“比幸福”從“講排場”到“重內涵”這場覆蓋兩當縣、深入基層的民事直說會,不僅議出了彩禮的“新標準”,更凝聚了破舊立新的“民心公約數”。文明節儉的婚嫁新風,必將如春風拂面,吹進千家萬戶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深厚、更持久的文明力量!
(來源:隴南兩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