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10月10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門戶網站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要部署。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草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明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總體要求,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營造有利于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
??草案共9章77條,堅持把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發展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和實踐中的有效做法轉化為法律制度,把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的要求落下來,既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又注重加強規范引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草案堅持問題導向,立足實際情況,既對解決問題涉及的關鍵性制度和要求作出剛性規定,又為實踐探索留有空間。草案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一是明確總體要求。強調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方向原則,確保民營經濟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國家依法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二是保障公平競爭。強調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領域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依法平等進入,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規范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行為,促進民營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三是改善投融資環境。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建立健全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優化民營經濟投融資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是支持科技創新。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積極發揮作用,鼓勵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科技攻關,支持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重大技術攻關任務,保障民營經濟組織依法參與標準制定和公共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對其知識產權的保護。五是注重規范引導。對發揮民營經濟組織中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民營經濟組織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完善從源頭防范和治理腐敗體制機制,履行社會責任等作出規定。六是優化服務保障。建立暢通有效政企溝通機制,落實制定與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聽取意見制度,強化行政執法監督,防止多頭執法,健全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制度。七是加強權益保護。規范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并要求依照法定權限、條件和程序進行。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違法干預經濟糾紛。規范異地執法行為。圍繞加強賬款支付保障工作,強化預算管理,有針對性細化支付賬款規定,設置賬款拖欠協商調解處置程序等。八是強化法律責任。針對不同違法主體和情形規定了相應法律責任,強化剛性約束。
??今年2月,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牽頭組建了由17家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專班,加強統籌協調,積極推動工作。工作專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梳理問題,組織專家研究,分赴地方調研,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民營企業代表、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與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深入論證,數易其稿,之后送53家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征求意見。工作專班對各方面提出的近千條意見,逐條研究、吸收采納,再行組織專家論證,與有關方面反復溝通協調,修改形成草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工作專班對標全會精神,對草案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是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具體體現,是開門立法的又一次重大實踐,能夠更好地回應關切,凝聚共識,對提高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質量,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公眾可通過登錄網站專欄、發送電子郵件或者寄遞紙質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見建議。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4年11月8日。
新聞鏈接
新華視點丨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四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題: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四大看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羅沙、齊琪、白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10月10日起在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有望進一步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草案征求意見稿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看點一:讓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要求“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
??此次公布的草案征求意見稿,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明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專家表示,社會各界普遍希望通過立法解決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以法治方式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各界普遍認為,從草案征求意見稿可以看到,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并將長期堅持的大政方針。這將讓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吃下“定心丸”,激發民營經濟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看點二:擬規定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草案征求意見稿著力健全、完善民營經濟組織市場準入領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機制,把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轉化為法律制度。
??根據草案征求意見稿,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
??同時,草案征求意見稿對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定期清理市場準入壁壘、禁止在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等公共資源交易中限制或者排斥民營經濟組織等作出規定。
??在優化民營經濟投資融資環境方面,草案征求意見稿重點對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完善民營經濟組織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等方面作出規定。
??草案征求意見稿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投資和創業,鼓勵開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參與現代化基礎設施投資建設。
??專家認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有效化解民營經濟發展中在市場準入、公平競爭、投融資支持等方面面臨的問題,更好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看點三:支持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重大技術攻關任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民營企業近年來創新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23年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13.4萬件,占國內企業總量的近四分之三。
??發展新質生產力,民營經濟大有可為。草案征求意見稿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積極發揮作用,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支持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經濟組織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草案征求意見稿同時提出,支持公共研究開發平臺、共性技術平臺開放共享,為民營經濟組織技術創新平等提供服務,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保障民營經濟組織依法參與標準制定工作。支持民營經濟組織依法開發利用開放的公共數據資源。加強對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知識產權的保護。
??專家表示,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在助推其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能有效激發經濟活力,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支撐。
??看點四:強化權益保護,優化服務保障
??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必須有效防范不當立案、選擇性執法司法、趨利性執法司法或地方司法保護,避免超權限、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物等。
??對此,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實施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等強制措施,應當嚴格依照法定權限、條件和程序進行。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違法干預經濟糾紛。細化辦案程序,規范異地執法行為。
??在服務保障方面,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制定與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司法解釋,或者作出有關重大決策,應當注重聽取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各類經濟組織、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建議。
??同時,草案征求意見稿對強化行政執法監督、防止多頭執法等作出規定。健全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制度,對符合信用修復條件的,要求及時解除懲戒措施并在相關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協同修復。
??此外,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民營經濟組織生產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妨害市場和金融秩序、用賄賂和欺詐等手段牟利、破壞生態環境、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并對完善資本行為制度規則、引導民營經濟組織加強廉潔風險防控、鼓勵有條件的民營經濟組織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等提出要求。
??專家指出,草案征求意見稿既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又注重加強規范引導,體現了立法內容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