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趙珍珍
金秋十月家家忙,碩果累累遍地倉。近日,筆者走進涇川縣黨原、玉都等鄉鎮,放眼望去,寬敞干凈的道路、整齊坐落的房屋都被金色裝點,貯好的玉米囤用紅色油布封頂,正面大大的“豐”字彰顯著農戶豐收的喜悅,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從紙面變成現實。
“我們積極爭取資金80萬元,開展秋糧作物‘一噴多促’工作,完成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噴防8萬畝,確保秋糧安全生長。投入玉米聯合收割機90余臺,拖拉機200余臺,檢修農機具350余臺,為秋糧收獲提供充實的機具保障,今年全縣25.37萬畝的秋糧收獲保衛戰,目前已完成98.6%。”涇川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呂忠明說。
為保秋糧豐收,涇川縣積極推動各項措施落實落細,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今年2萬畝建設任務預計11月中旬完工,目前全縣累計24.08萬畝的農田變良田。
同時,該縣精心安排部署種子調運儲備工作,共落實玉米種子26.9萬公斤,并全部完成網絡經營備案,確保種子儲備到位、市場監管到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創建4萬畝全膜玉米示范鎮1個、萬畝示范帶4個、千畝示范點7個,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005萬畝,為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在涇川的田間地頭里,冬小麥已陸續出苗,郁郁蔥蔥,煞是喜人。
連日來,涇川縣主抓“三秋生產”的同時推進秋冬種工作,多方提高秋冬種質量,根據節氣和氣溫實際確定最佳播種期,積極推廣種植銅麥6號、隴原235、長航1號等優質良種,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全過程技術指導,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還田、綠肥種植、深松深耕、畜糞還田、輪作倒茬等土壤改良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等化肥減量增效技術。
“目前,全縣完成冬小麥種植20.54萬畝,冬油菜種植1.92萬畝,打造冬小麥示范點14個,示范面積1.1萬畝。”該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明科說。